“咱們契書上寫好的,不能動他一根汗毛”趙老太太強調道。
陳寶音點點頭“我記得的。”
等到趙老太太坐馬車離開,臉上的表情已經不是三言兩語能描述清楚的了。恍惚,羨慕,敬畏,希冀等情緒,在她臉上閃過。
老仆則是心有不甘“太便宜這個陳寶丫兒了”
就這么許給她一百畝地那可是一百畝連成片的良田啊那小女娃做了啥讓趙文曲來討好她
這可跟他們想的不一樣。
原本他們想著,付出這么高的代價,怎么也得讓小女娃好生哄著、勸著、想盡法子、絞盡腦汁,讓趙文曲不要再去賭了至于好色,且沒那么要緊。
可是,那小女娃說的卻是,讓趙文曲來討好她還讓老太太派人看著,只能討好,不能來硬的憑啥啊
“您不讓他來討好我,那讓他去做啥”小女娃說話的樣子浮現在眼前,秀氣的眉頭輕輕挑起,仿佛他們在胡攪蠻纏,“想讓他不要賭,當然要給他找點別的事情干。”
是啊他們怎么沒想到呢可,他們真的沒想到嗎這么多年來,從趙文曲十六歲那年出事起,還沒過世的老太爺想了多少法子,老太太又磨了多少招數,管用了嗎
只是,做什么不好,要去討好她
“我受聘于趙家,理當協助趙公子戒賭。您得配合我才成,不能說站在一旁看熱鬧。”那小女娃還說,“反正不用您額外花銀子,是不是”
一句話讓趙老太太的不甘心都沒處說。那可不是她是為了讓趙文曲戒掉賭錢只要能戒掉,旁的都是細枝末節,不打緊的。
當馬車行駛到村口,途徑人多的地方,她在馬車里嘆了口氣,說道“陳家小姐是個好姑娘。可惜,我兒不配”
她非常痛惜的口吻,一半是陳寶音要求,一半是發自內心“我兒不配啊”
村口大柳樹下曬太陽閑話兒的男女老少們,聽到這句,眼睛瞬間睜大了,豎起耳朵仔細聽起來。
只聽馬車里又傳來一句“這么好的姑娘我若是能認她做干女兒,該有多好”
轱轆轆聲漸漸遠去,趙老太太離開了陳家村,卻留下一地熱鬧。
“老天爺那是趙老太太”
“可不她往陳有福家跑了兩趟了,昨兒就來過。”
“是求娶寶丫兒的吧可惜沒成。”
“我還當趙家要用強,咋的那老太婆忽然慈悲心腸起來了”
“我瞧著未必,興許是寶丫兒厲害,降住了她呢”
大伙兒激動地談論著,只覺得又有新鮮事兒了,可以閑話好多天呢
“走,去陳有福家問問。”有人說道,“他們家不是炒瓜子嗎昨兒我兒媳買了一碗,好吃著呢”
“啥價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