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曲送了爐子來。
跟上次抓住她的手就走的急不可待不同,這次態度很和氣,也很有禮“我娘擔心你教書冷著,讓我送來的。”他神情中多了幾分耐心和誠懇,大抵是知道這種日子不用過太久,“還請姑娘不要辜負她的一點心意,收下吧。”
陳寶音看了看爐子和炭,后退兩步,福了福“那我就代孩子們謝過老太太了。”東西她收下了,但不是她自己要用,而是給孩子們用。
趙文曲笑笑,沒說別的,只道“姑娘真是心善。”不管代誰收的,她總歸是收了,且是親手收下的。這就又沾了趙家的便宜不是
“姑娘可還有別的地方,需要我效勞”趙文曲又問。
離年后的元宵節,還有一個多月,趙文曲倒沒有放棄,加大攻勢未必不能打動她。面帶微笑,眼神誠懇“姑娘不必客氣,只管說來便是。”
陳寶音想了想,便道“眼下沒有。”
“那何時有”趙文曲玩笑道。
誰知她當真回答道“年后有兩件。”
年后趙文曲一怔,隨即問道“是何事”
陳寶音答來“年前孩子們能學完千字文,年后我便打算教他們字經和百家姓了,但書還沒有抄出來。”
趙文曲手臂抖了抖。又抄
“趙公子若很想幫忙,便再為孩子們每人抄寫一本吧。”陳寶音道。
趙文曲很想搖頭。一人一本,加起來就是六十本。他還過不過年了但若是年后,又沒有意義了,因為年后老太太就放棄了。
他不敢說,買來的行不行因為他沒銀子,老太太現在管得嚴,好幾日才肯支一兩銀子給他。一兩銀子,只能買一套字經和千字文。
“倘我有空,便為姑娘抄寫。”沒把話說死,趙文曲拱手告辭。
陳寶音看著他離開,立即支使離家最近的孩子“去把你家長叫來,咱們安爐子燒炭了”
“哇”孩子們紛紛歡呼起來,被指到的孩子立刻飛也似的沖了出去。
學堂里有了爐子,孩子們就沒那么冷了。村正的兒媳婦還借了一個大水壺,放在爐子上燒,說道“孩子們渴了,方便喝水。”
有教室,有桌椅,有書籍,還有爐子和熱水,多幸福啊
因為這個,到了年底,好些孩子們都不想放假。
“你們不想放假,先生還要放假呢。”陳寶音笑道,轟他們,“走吧走吧,明年元宵節過了開課。”
考試當然也是考了的,冬天筆墨紙硯不好化開,陳寶音便把孩子們叫到跟前,考他們背誦,釋義,手指蘸了茶水在桌上寫字。孩子們答得不錯,而答得最好的名,陳寶音還有獎勵。
“一人一副對聯。”陳寶音說道,“拿去吧。”
要過年了,對聯是必備的,但今年家里不用買,只需要買些紅紙,自己寫就是了。誰讓家里有個識字的呢
陳寶音寫了好些,自己家留了些,給大伯家一些,孩子們獎勵了副,還有的被陳二郎拿去鎮上,凡是臉熟的老顧客,一人一副對聯贈送,祝對方過年紅紅火火。
一副對聯不值什么錢,但家家戶戶都要貼。從前村里人要去鎮上買,或者去別村的有學問的人那里求。如今好了,村里有兩個會寫對聯的,都很高興。拿著銅錢,或者雞蛋米面,上門求顧亭遠或陳寶音寫對聯。
顧亭遠都拒了。倒也寫了幾幅,是給村里一些照顧自家的人家,早早寫了送去,不要錢。其他的來求,他便推說要讀書,沒時間。
于是,這些人便求到陳家,讓陳寶音寫。有銅錢賺,還有米面雞蛋拿,咋會不樂意
“我看顧兄弟真不聰明。”孫五娘盤腿坐在床上嗑瓜子,說道“這么好的賺錢機會,他偏不要,說讀書。讀什么書差這一會兒嗎”
陳寶音正在桌邊寫對聯。來求的人家太多,她一時寫不完,都叫人回去了,寫好再去送。
聽到這里,她睫毛垂了垂,沒接話。
倒是錢碧荷說道“我瞧著顧兄弟未必是笨蛋。”說著,她瞧了寶丫兒一眼。
孫五娘一時還沒想明白,待錢碧荷使了個眼色,她忽然睜大眼睛,恍然大悟道“哎喲”一拍大腿,“顧兄弟夠意思啊”
陳寶音垂著頭,輕哂一聲,沒說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