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比歐的確并非第一次接觸到咒術師。
但更確切的說法是與他使用同一具身體的、他的另一個人格,也是熱情幕后真正的老板那個名為迪亞波羅的男人迪亞波羅曾認識一位咒術師。
雖說“曾經”一詞似乎代表著太久遠的記憶,但自迪亞波羅接收到那封來自咒術師的信至今,甚至還不到半年時間。
熱情的老板不過是個惡魔的靈魂,他的住所并非是任何一棟房子,而是一具活人的身體。
必要時掌握身體的控制權,不必要時便只通過雙眼和唇舌與外界建立聯系,這樣的生存方式使他不會被任何人捕捉到存活于世的線索。
托比歐只將腦內的聲音當做電話聽筒中傳來的指示,不知因果要如何區分,事實上,托比歐的精神不太正常。
他過于執著地追尋著由老板打來的電話,每當看著他再一次握住香蕉之類的奇怪東西當做聽筒、只為把來自迪亞波羅的聲音合理化時,迪亞波羅都會由衷地感到松了口氣。
連一體共生的托比歐都未曾察覺到他就存在于這具身體之中,真是幫大忙了。
可就在他幾乎以為世界上再也沒有能夠勘破他身份的危險因素存在之時,一封過于樸素的信件從遙遠的日本飄搖過海地來到了托比歐常住居所外的信箱。
一雙眼睛同時向兩個靈魂的大腦輸入信息,迪亞波羅幾乎是在讀到第一行字的瞬間便接管了身體,頂替了托比歐的意識,并未讓對方窺探到信件的真正內容。
“尊敬的熱情首領、我親愛的迪亞波羅先生,請原諒我不得不以這種失禮的方式與您溝通,在此向您致以最真摯的問候。”
信件的開頭,竟然是這樣驚天動地的內容。
但他能在第一時間讀懂的部分也只有這樣幾行了。
或許是為了強調自己寫信的目的并不是想要屈尊于收信人之下,這句話之后的所有文字都以日語書寫,叫迪亞波羅不得不進行翻譯才能理解。
就近找到一位導游作為翻譯,迪亞波羅將譯文好好保管起來便將其滅口,之后才細細對照著反復讀過信封中唯一的信紙。
他將這張紙以各種方式驗證,試圖找出其他被隱藏起來的秘密。
但他失敗了除了這封沒被動過任何手腳的信以外,他只從信封深處摸出了一張照片和一根干枯的手指。
照片上赫然是位黑發紅眸的清俊少年。
“來自遠東的年輕術師將會席卷起一場風暴,將意大利人應有的命運盡數扭轉。熱情與咒術界的合作不會因為他的消失而走向終結,但您的生命或許會因為他的存在而更快消亡。”
“我出于一些限制無法與您見面詳談,此次能夠突破壁壘傳信也只不過是偶得機緣。但請您相信,我對您絕無惡意,只是想給您一句忠告。”
“請于第一時間殺死加茂伊吹,別等來不及時才突然悔悟。”
“別為一時的好奇心付出代
價。”
落款為“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