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齊王越罵越兇,臟話實在不堪入耳,忽然半空中啪一聲巨響,罵聲戛然而止。李建成收回馬鞭,不再理會痛得滿地亂滾的四弟。他直勾勾盯著李世民,面無表情
“你三年就解決了突厥”
李世民愣了一愣,記起方才天音泄漏的未來。他微微沉默,只能平靜回答
“我也不知道。”
李建成繼續盯著他“你怎么做到的”
李世民的確曾向他夸口,說領兵十年便可解決突厥,他當時一笑置之,只以為是小兒狂言。但這現實之離奇,居然比狂言還要超出想象。
李世民嘆了口氣“我還是不知道。”
這是實話。即使以天策上將縱橫無敵的軍略,也確實想象不出這樣不可思議的勝利。突厥控弦百萬,據地千里,軍力猶在大唐之上;到底是怎樣的運籌帷幄,才能決勝千里,在三年內平定這樣的心腹大患
圍聚的將領也反應了過來,長孫無忌、尉遲恭、張公謹、侯君集等面面相覷,隨后向秦王投去了驚愕的目光。他們都是熟知軍情、久經沙場的人杰,但正因為熟知軍情,才會被這消息震驚到言語不能,甚至忘了出聲贊頌主上。
三年平定突厥這是人力能做到的么
你還不如說秦王為蠻夷擁戴,被公推為他們的可汗呢
李建成嘴角抽搐,繼續發問“那天下大治、海內升平又是怎么回事”
李世民微微搖頭“盛世豈能靠一人締造我才學短淺,正需賢臣輔佐,才能匡正過失,致天下以太平。”
李建成尚未說話,天音已經響起
而且,李世民也成功將玄武門之變的損害控制在了最小的范圍。除李建成、李元吉以外,東宮與齊王府的屬官都被赦免,部分賢才甚至被委以腹心,在新朝繼續發光發熱。如東宮舊臣魏征、薛萬徹等,便在貞觀之治中居功至偉。魏征的直言敢諫固然難得,但太宗皇帝能接納仇敵心腹的諫言,心胸的確是開闊廣大
得了,秦王殿下不是要賢臣匡正么現在現成的賢人名單就送上門來啦。
至于賢臣們的舊主李建成太子殿下在馬上晃了一晃,竟然莫名有了種被當面帶綠帽的屈辱。
當然,這種羞恥與屈辱只是一閃而過,李建成仰面望天,心中充塞的卻是悲涼,仿佛僅僅在一眨眼的功夫里,他便被整個世界拋棄了天意拋棄了他,父皇拋棄了他,甚至連東宮的忠臣們都背棄了他。
他還剩什么莫非他真是被天意厭棄,活該被李二除掉的絆腳石么
接踵打擊之下,李建成心灰意冷,只覺往昔爭名奪利的雄心寸寸化為灰燼,再也提不起勾心斗角的力氣。
他茫然掃過周遭的眾人,只覺往日恨之入骨的敵手,而今也沒有了發怒的心氣。
始作俑者秦王可沒時間顧忌受害者李建成的心態,他正凝神仰望天空,如饑似渴的觀察每一個細節呢在提到魏征、薛萬徹時,天幕相當之貼心的附上了這些東宮舊臣為李二陛下建立的功勛、貢獻的諫言。而其中魏征的進諫懇切平實、處處切中要害,更是令秦王心癢難耐,恨不能立刻將如此賢才招致麾下。
至于苦主李建成會怎么想,那大概就考慮不到了。
當然,玄武門之變終究是一場篡逆。無論再怎么樣談論它的正面意義,也不能否認它對唐代倫理的巨大破壞。
在玄武門之前,南北朝已經有過無數的叛亂、宮變,但發動者即使一時勝利,建立的王朝也難以長久,終究贏得的只是罵名。但李世民卻以他的事跡打破了這個定律,他證明了,即使逆取也可以順守,即使殺兄屠弟,逼父讓位,也可以靠著文治武功留下青史美名。
這種榜樣的刺激作用就太大了。盡管大多數篡逆者的才華不如李二陛下的百分之一,但不妨礙他們大膽起航,追逐夢想,普通而又自信。于是我們可以看到,自玄武門后唐代宗室人人以太宗皇帝為榜樣,激情澎湃投入到集體吃雞的大逃殺中。
所謂皇帝與皇子斗,皇帝與皇后斗,皇子與公主斗,偶爾太后和太上皇發揮晚年余熱,也要下場與子孫們斗一斗兩兩對接,彼此排列組合,那是怎樣一幅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景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