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應該是這樣。李二陛下隱約覺出了不對。天音的口氣意味深長,似乎帶著某些說不清道不明的用意。
到底是什么呢
天音低沉溫和,娓娓而來,天幕中景象轉化,卻是一輪暗淡無光的夕陽
文明也是有他的少年青年與老年的,輝煌過一時的文明有很多,曾經飛揚跳脫的文明也有很多。但它們都終于衰老、頹廢,并漸漸消弭了。過早的輝煌往往意味著過早的衰落,最早點燃文明之火的民族總是最早衰敗,并終將淪落消亡,只留下一點供人憑吊的殘跡,這似乎已經是世界文明的定數。
古埃及沒有逃脫這個規律,燦爛的文明最終泯滅在希臘人與波斯人的手里,留下的唯有數千年無人可以釋讀的象形文字,以及被風沙侵蝕的金字塔;古羅馬沒有逃脫這個規律,羅馬帝國在日耳曼蠻族的屠刀下凋零,光輝與理性從此湮沒,至此是數百年不見天日的中世紀。古波斯,古希臘,古印度,這個名單可以拉得很長很長,名單上的文明都曾經光芒萬丈,但太陽總有下山的時候,并且再也沒有升起。
那么,華夏呢
它似乎也已經逃不脫這個規律了。商周是它朦朧的童年,春秋與戰國是它躁動的少年,強漢是它的所向無忌的青年,而偉大的強漢之后是漫長黑暗的大分裂時代,中原的文明之光已經暗淡微弱,隨時可能熄滅;華夏文明終于似乎要迎來它的落日了。
當然,衰老了也不算奇怪。古埃及衰老了,古羅馬衰老了,古波斯也衰老了,衰老的文明已經有那么多,似乎不差這么一個。
想來,南北朝時盤踞中原的胡人們也是這么猜測的吧他們圍繞著那條垂死的龍,一邊窺伺一邊竊喜它已經活了這么久,這么多年,應該要完了吧它應該要衰老、應該要傾頹,應該要退出這場歷史的牌局了吧
難道枯木還能再生嗎難道死灰還可以復燃嗎難道折斷的還可以再續,分裂的還可以彌合嗎
事實似乎也正如他們的猜想。西晉與隋朝旋即興起又旋即消滅,統一似乎是異態,在分裂中枯竭才是華夏的結局。
但唐朝來了沉淪的太陽再次升起,橫掃陰霾的天空,枯冷的死灰熊熊復燃,衰老的枯木發出新芽,垂死的龍居然又盤旋在正空,比四百年前更加強大、威嚴、不可戰勝。四面的蠻夷仰面瞻望長安的光輝,只能驚恐顫栗,不敢相信
怎么會這樣呢怎么會這樣呢
但很不好意思啊,就是這樣。那一千年過去,連樹都老了;但古老的文明依舊存在,并且光輝燦爛,更勝往昔。
“陛下”
長孫無忌突然出聲呼喚,跪坐于幾案前奮筆疾書的宰相們隨之一齊抬頭,看見了皇帝陛下那隱約有些恍惚與怔忪的面容。
諸位心腹重臣實在太熟悉自家的皇帝了,僅僅瞻望陛下的神色,便知道至尊心中必然暗潮洶涌,情緒激蕩起伏,不能自控。
但壓抑情緒是要傷身的,長孫無忌立即起身,叉手行禮“陛下有何思慮”
李二陛下長長吐了口氣,低聲開口
“沒什么。朕只是覺得難以置信。”
的確是難以置信。李二陛下本就以明君自詡,立志要在新朝創建不遜于前人的文治武功,以此而留名青史。但當歷史真正向他展開,面對這宏大到超乎于想象的天命,即使以李二鳳的凌云壯志,依然難以自制的感到了恍惚
三百年三百年后的復興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