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天音所說,便是龍一般的人物吧夭矯九天,乘云氣而養乎陰陽,玄深而莫可蠡測,實在不是我們這樣的凡人可以妄言論斷的。“
“可惜啊,我若得見此人,與之游,死亦無恨。”老流氓嘖嘖道“真想和他們喝一杯酒啊”
始皇帝沒有說話,只是再次抬起頭。
正因為如此,當我們評價始皇帝與高祖皇帝時,有一個標準總歸是一致的他們固然在種種決策上大相徑庭,但都擔負起了該有的歷史責任。
不過說來有趣,而今回首往事,秦漢交替的那段歷史的確有著回環交織的玄妙美感。要知道,自戰國末年以來,中原回蕩著兩個預言,其一是“秦當并天下”,其二則是“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這兩個預言看似彼此抵牾,但在廣袤的時光里,卻又水乳交融,彼此成就。
始皇帝二十六年時,畢,四海一,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完成了“并天下”的預言;但僅僅十余年后,便是“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入關滅秦的劉邦項羽,都是楚國的遺民。即使只有三戶,楚人也終于滅亡了大秦。
但預言還沒有結束。當劉邦項羽彼此對壘之時,秦與六國的歷史微妙的重演了。分封制與郡縣制再一次走上了戰場,隔著楚河漢界相望。而“秦并天下”的預言又一次應驗,依附于劉邦的秦制終于橫掃了它所有的敵人。
迅哥兒說,你若要開個天窗,就必須得掀屋頂。而在始皇帝與漢高祖中,祖龍便是那個掀屋頂的人他拎起大錘橫沖直撞,哐哐將屋頂砸得一片稀爛;固然被錘得屁滾尿流的六國遺民趁著胡亥上位一舉翻了盤,但卻也精疲力盡,心驚膽戰,只能接受劉邦提出的方案算了,還是開個窗吧。
歷史真是有趣,施行楚制的楚人勝利了也失敗了,實行秦制的秦人勝利了也失敗了,最后得天下的居然是他們的雜交種,高祖皇帝明明是個唱楚歌跳楚舞的楚人,卻有個純粹秦制的靈魂。
說實話,這又何嘗不是一種ntr
也許出于某種對前輩的復雜情緒。雖然在漢初反思與批判暴秦的身影已經甚囂塵上,但高祖皇帝還是為祖龍保留了基本的體面他下令修繕了被項羽焚毀的秦朝宮室,派遣守陵人看護秦始皇帝的陵墓,并按日為他上香祭拜。
無論從哪個角度講,大秦孝子劉邦對自己精神上的親爹也算夠孝順了。
劉邦響亮的咂了咂嘴。他聽不太懂什么“ntr“、什么“雜交種”,但本能的感覺這形容對自己不太有利,充滿了某種倫理上的惡意。
不過想想也還好。老子既是“大秦孝子”,又是“秦楚雜交”,那豈非應該算秦楚兩國的宗室
聽說始皇帝的長子扶蘇也是楚人所生,那他見著老子,不說喊一聲老舅,也總得喊一聲老叔吧
高祖皇帝正在轉著眼珠為諸位秦國宗室編排倫理哏;被點名亡國的始皇帝卻呵了一聲,語氣平平。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跪伏在地上的叔孫通抖了一抖,不敢開口。以他往日阿諛奉承的職業素養,本來該奮勇上前,全力為皇帝駁斥這六國遺民的荒誕謠言。但現在的預言出自天音的玉口直斷,縱以叔孫博士的水平,一時也不知道該如何接這個話茬。
大概是看在自認的親戚關系上,居然是劉邦出聲安慰皇帝
“其實又有什么要緊”他道“老哥,咱這幾年廣交朋友,這樣的話也聽得多了。什么亡秦必楚,亡秦必韓,亡秦必趙,勉勉強強算一下,想要滅亡老哥這大秦的少說也有幾十個諸侯國,這還是往少了說”
始皇帝
謝謝啊,更鬧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