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高只是李斯的爪牙而已。”士人們相聚議論“慶父不死,魯難未已,若不誅殺奸相,天下永無寧日”
眾人深以為然,卻又不覺疑惑“李斯獨掌機要,一手遮天,權勢無可比擬,怎么才能翦除”
“這便是要邀請百家頂尖人物入咸陽的緣由了”倡議的士人大聲疾呼“所謂偏聽則暗,兼聽則明,只有諸子百家中第一流的人物入宮祈請,向皇帝痛陳厲害,才能揭穿李斯這奸賊的面目諸位,叔孫子說的正是至理如果這些第一流的高人執意不肯入秦,那便是坐視奸佞殘虐上下、棄萬民于水火之中天下恥之,天下恥之“
不錯,在李斯趙高二人的聲名向茅坑看齊的同時,叔孫通的慷慨陳詞也為萬人傳頌,終于德高者為師,漸漸混出了一個“叔孫子”的稱號;儼然與老祖宗孔、顏、孟等并肩了
叔孫子的倡言當然是至理,于是道德綁架的狂潮由關中迅速擴散,裹挾著諸位不知所措的百家高人,身不由己向咸陽涌來。
到五月二十八日時,心不甘情不愿的孔鮒老夫子終于驅車過了函谷關。誰知一入老秦故土,除卻咒罵李趙二人的歌謠之外,聽得最多便都是對寶貝徒弟“叔孫子”的頌聲,真聽得老頭大汗淋漓,兩眼直突,幾乎懷疑自己老邁昏聵,神智是不是出了什么問題。
這個世界都失心瘋了么
不過宗師畢竟是宗師,縱然在三觀搖搖欲墜的劇烈打擊之中,孔鮒老夫子依然察覺出了不對。他聽到了老秦人對李斯趙高的種種斥罵,但心下難免會疑惑以他的見識而言,始皇帝或許刻薄寡恩,卻是天下一等一的英睿敏察之主;這樣的人物,會被李斯等人輕易蒙蔽么
思慮至此,老夫子面上不動聲色,私下卻命隨行的兒子與諸弟子悄悄探問。這些人當然打聽不出朝廷高層的密辛,只隱約問到了一點流言蜚語,譬如李丞相近幾日的行蹤。
“自圣駕回鑾之后,李斯便一直宿衛于宮中,不曾稍去。至今已有二十余日,竟是連家也沒有回過一次。”
弟子俯首說完,卻見師長面色大變,竟然跌坐在了軟塌之上。
“李斯真是二十幾日沒有回家”孔鮒顫聲道。
弟子不解其意,唯有點頭“諸生們都是這么個說法”
孔鮒老夫子瞠目結舌,閉口不語,在心中將一部春秋翻騰數遍,不知如何,竟想起了昔日衛靈公與彌子瑕的往事
“哎”他喟然嘆息,卻又不覺切齒“李斯該殺,李斯該殺狐媚偏能惑主,不料龍陽分桃之事,竟見于今日”
六月二日,被囚禁數十日之久的禍國奸佞、上下勾結、狐媚惑主之李斯李丞相,終于被侍衛秘密送入宮中密室,見到了皇帝。
畢竟是當世一等一的人物,雖然自知必死,但半個多月來修身養性,倒也練出了李斯的心氣。他見到皇帝后并不慌張,只是匍匐下跪,口稱罪臣,而后再無動靜。
始皇帝也并未動怒,他揮手令侍衛退下,而后命隨侍的叔孫通博士拉開了殿中的帷幕,卻見帷幕內光輝燦爛,浮出一個模糊的人影。
沒錯,又是劉邦老流氓。
始皇帝掃了光幕一眼,卻不由微微皺眉雖然光幕一片模糊,但依然能看出劉邦身后蔥蘢翠綠。
“你在山上”他淡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