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皇子會心服么諸大臣會心服么天下人會心服么
這不是一道旨意可以遮蓋的。要知道,數十年后物是人非,但即使衛太子的子孫登臨帝位,都絕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為祖父平反,只能草草謚一個“戾”字了事。
換言之,在太子被迫起兵的那一刻起,他就注定斷絕了一切希望。天下怎么能有不孝的皇帝縱使強勢如李二,亦不敢承擔逼迫高祖的責任。
正因如此,在巫蠱之后,皇帝無論如何“思子”、“愛子”,終究也只能局限于個人情緒的表達,而無法挽回政治上慘痛的損失太子的力量已經徹底崩盤,那么皇帝計劃已久,打算讓愛子踐行的所謂“守文持靜”的路線,也就此傾覆毀滅,再也沒有挽回的余地了。
三十余年的心血,而今便算是付諸東流。
大概是憤怒來得太深也太久,當皇帝聽到近臣們蒙蔽圣聽,一手遮天所操弄出的“巫蠱之禍”時,甚至都沒有感到什么額外的狂怒。唯有在天幕提及征和二年后巫蠱與胡巫泄漏出的種種底細之時,才不自覺抬了抬眉毛。
當然,即使征和二年的自己真察覺出了事件的破綻,那也已經太晚了皇帝實在太熟悉他手下那些磨牙吮血的獵犬了,當他們走投無路拼死一擊的時候,沒有人可以逃脫這些酷吏的圍捕。
遲了數月才發覺是冤案么那么想來據兒必死無疑了。
不,甚至不只是太子必死無疑。以酷吏的效率來看,短短數月的空檔已經足夠他們夷滅太子的子孫血親,乃至于姻親舊屬。
至此,東宮的力量,博望苑的力量,皇帝精心為愛子預備數十年的人才,便算是掃蕩無余,再也沒有恢復的余地了。
這樣凄慘殘破的局面,甚至還要遠超當年皇帝被竇太后打壓摧折,儒學變革功虧一簣,而近臣被逼下獄自盡的絕境。
那么,年邁的自己,又能如何應付呢
至此,酷吏們算是獲得了輝煌的、絕對的勝利。依靠短暫的信息差,他們果斷出手,在政治上消滅了皇帝借太子來完成轉型的謀劃,令皇權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慘敗此時是武皇帝的末年,歷年對匈戰爭耗干了國庫,天下疲怠已極,流民四起;而巫蠱之禍后中樞動蕩,儲位空懸,意味著巨大的權力沖突呼之欲出。
亂民、盜賊、爭儲,尋常皇帝攤上一個都是天崩地裂的局面,何況武帝重病纏身,已經風燭殘年
巫蠱之禍后,將軍李廣利與丞相劉屈氂等立刻聯合,開始勾結內外,大膽謀求儲位。如此肆無忌憚的舉止,既是利令智昏的狂妄,也未嘗沒有審時度勢的陰狠天下紛亂至此,至尊維持局勢尚且不及,難道還能再開殺戒,繼續挑戰朝廷的底線么哪怕為了繼位的平穩,恐怕也只能對大臣們的異動稍加容忍了吧
政局已經糜爛到了這個地步,再怎么剛強狠戾的皇權,想來也舉不動刀了。
這是很正常,很符合邏輯的猜想。縱觀巫蠱年間的往事,如果垂垂老矣的皇帝無奈選擇妥協,恐怕后來人都很難指責什么。
皇帝瞇了瞇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