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停了一停,似乎是特意給了老前輩緩沖消化的余地,而后慢慢開口
“此外,公主還有意要延請幾位天竺的高僧,這費用也是不菲”
李昭德微微抬了抬眉毛。若以往日他正色立朝的作風,聽到這番稟報本該皺眉駁斥,拮抗王公子弟這諂侍鬼神的風氣。但或許是今日被太平公主那種種莫名其妙的舉止震得實在三觀俱碎反應不能,而今聽到這熟悉的佞佛狂信揮霍無度作風,李相公居然感到了一種久違的心安。
比起而今這難以理解如圣如賢般的太平公主,還是舊日那驕橫奢侈的帝女作風更讓人容易接受至少吧,佞佛這檔子事還沒有那么重那么奇特的違和感。
簡而言之,公主您還是操心佛事驕奢淫逸去吧,不然咱們實在害怕。
大概是出于這微妙的心態。李昭德沉吟片刻,罕見的沒有表示反對,只是頗為矜持的表示了憂慮
“天竺雖為佛國,但畢竟也是外邦。外邦的僧人為圣朝的公主,禮儀上會不會有疏漏的地方彼此議論的佛經典籍,要不要讓內衛看一眼”
萬一典籍中參雜了什么碰都不能碰的話題呢是不是得過個審核才放心吶
狄仁杰緩緩搖了搖頭,神色遲疑。
“這就不必過慮了。”他低聲道“公主說,她請天竺高僧講的法,并不是佛法”
“什么”
“什么”
天竺僧人菩提流志跪坐于軟榻之上,呆呆望著面前整潔挺括的白紙,腦子里也只有這么一句話在回蕩。
公主雖爾特意向狄相公報備了延請外地天竺高僧入京的事宜,但也不過只為表示對政事堂權限的尊重而已;而今上行下效崇佛成風,公主私下要求見哪位高僧,宰相也無權置喙。因此,狄相公前腳一走,公主立刻命人往佛授記寺送了一份拜帖,指名要見此寺廟的高僧菩提流志大師。
菩提流志本為南天竺僧人,取道西域千里萬里而至中原,持有心精純如一,正為弘法而來。永淳二年,菩提流志被朝廷遣使迎至東都洛陽。皇帝曾親自召見,大為嘆賞,稱許菩提流志“聰睿絕倫,風神爽異,洞曉聲明,通達三藏”,是一等一的高僧;遂為菩提流志修筑寺廟,供高僧翻譯佛經所用。
這樣聲震洛陽上達天聽的高僧,即使尊貴榮寵如太平公主,拜見時也要自抑己身,恭敬執弟子禮。
但恭敬歸恭敬,太平公主一開口卻震得高僧的雪白長眉都微微顫動
“妾身這幾日廣覽典籍,追慕太宗皇帝時玄奘法師獨行天竺的壯舉,也想資助一名高僧遠涉西域,到異邦求取真經,以解妾身多日的困惑“
她停一停,又道“陛下也曾贊同。”
實際上,何止“陛下贊同”,這分明就是陛下召見親女時暗示的用意前日太平請上官婉兒入宮稟報,回返后賜下的珍物之中,除數張莫名其妙的白紙之外,赫然竟有三藏法師之大唐西域記,這意圖之昭然若揭,簡直連太平公主的腦子都可以輕松領悟,再不回有任何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