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明白杜公的用心了么”長孫無忌嚴肅道。
雖然尚在驚駭迷惑之中,李麗質依舊緩緩點了點頭。
“無怪乎無怪乎相公會給我看洪武皇帝的事跡。”她喃喃道。
是的,混同南北的例子雖爾不多,卻也不少,為什么要特意選擇朱元璋,選擇南北榜案杜如晦之良苦用心,正是在這委婉曲折的暗示之中
教化百姓、統合天下這種事,可絕不是你好我好援引幾個人才就能順理成章做成的;有的時候,它是要見血的。
公主呆楞片刻,卻又低聲道“雖然如此,但牽涉一百余人,未免太多。”
朱元璋當年都才剮了二十幾個人而已呢
一百多人可絕不只一百多條性命,恐怕還要牽扯到無數的家族。這樣凌厲兇狠,是不是太過頭了
“的確多了些。”長孫無忌平靜道“所以杜相公托臣來轉交這份密折。密折中凡以紅圈勾畫者,都是罪大惡極,百死莫贖之人;但其余六七十人,卻還有開脫寬宥的余地。待密折公布之后,公主可以到圣人前為這些人作保,只將他們流放抄家即可,不必處死。”
公主聰慧敏銳,自然一聽便懂,知道這是所謂市恩而籠絡人心的手段,但代價卻是杜相公在隴右的聲名被解救下的隴右豪強固然會感念自己,但對杜相公恐怕是要恨之入骨,磨牙吮血,絕不肯罷休了。
李麗質心下觸動感懷之至,卻知道杜相公密折已上便等于決心已下,是絕不愿意見到自己如小兒女一般猶豫忸怩,于是徑直拿起密折,叉手向蘭州的方位鄭重一禮。
長孫無忌又道“此外,杜公還請我向公主轉呈幾乎不好當面說的話。”
他停了一停,沉聲開口
“殿下想知道,當日朱元璋南北榜案的后續么”
“請舅舅賜教。”
“談何賜教呢”齊國公嘆了口氣“以天書所言,朱元璋于洪武三十年掀起南北榜案,處死江南儒生二十余人;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駕崩,他的孫子朱允炆繼位,改元為建文。建文二年,明朝朝廷再開科舉,這一次所錄取的狀元榜眼探花,全部都是江西吉安府的人“
李麗質
“這也太癲狂了。”她喃喃道。
是的,儒生們搞得也太狂野太癲狂了。在被洪武皇帝操起刀子瘋狂圖圖了一遍之后,這群人居然還能有膽色搞出此中花活,其百折不撓勇猛精進,簡直能讓人生出敬意來。
“然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