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朱元璋在南北榜案之前犯下的,便是同樣的過錯,溫吞、遲疑、不能決斷的過錯早在一開始他就不該長久定都于金陵,如若盡早為遷都北方謀劃,江南儒生的勢力未必會強到那個地步,南北榜案或許便消弭無形;即使定都金陵,如果留心長孫身邊的官吏,應當也能養出一個不偏不倚、兼顧南北的儲君,那么天下平定,或許也不會有靖難之變;而等到一切都根深蒂固之時,再殺人便已經太晚了。”
“當然,就是到了這個時候,殺人也比不殺更好。朱元璋砍下了二十幾個人頭,雖然已經不能挽回皇太孫的傾向、彌合南北的沖突,但終究給了北人一個滿意的交代二十幾條性命已經足夠取信北人,讓他們相信朱家皇帝的誠意。大明太祖高皇帝統一中國的心意是真誠的,而建文只不過是小小的異數。所以,他們最終選擇了另一個姓朱的皇帝,而不是引北元南下,與江南再度分裂。”
長篇大論說到此處,長孫無忌終于稍稍喘息,以此平復激動的心緒在接到杜如晦密信之后,他晝夜兼程趕到此地,一路上都在反復斟酌著用詞,而今終于在外甥女之前滔滔不絕和盤托出,雖爾外表鎮定自若,內心卻難免波濤洶涌的起伏。
是的,收復隴右,再歸華夏,是他與杜如晦乃至圣上籌謀許久,彼此都精純如一而念念不忘的理想。且不說統合此地所帶來的巨量偏差值,即便只考慮當年博望侯冠軍侯定遠侯于此的煌煌功業,顧及此祖宗暴霜露斬荊棘而有的尺寸之地,也不能舉以予人,隨便棄之于蠻夷。盛唐承接強漢之法統,怎么能背棄強漢辛苦經營所得之故土皇帝之所以心系遼東漢四郡,不也正為此么
為了這心心念念之熱望,杜如晦拋擲身后名亦不足惜。但重臣拋棄身后名也罷,要讓公主加入,卻可能有種種的難處一如天書中所言,統合這種事絕非溫情脈脈,一旦事不得已,是很可能要殺人的;而且是血流成河尸橫遍野,慘酷無可比擬。即使現在有杜公擋在身前,將來公主親身料理,也是免不得要手上沾血的
可公主憑什么要手上沾血她是當今皇帝的愛女未來皇帝同胞親妹,榮華富貴悠遠綿長,此生不會有任何憂慮煩惱。這樣萬千寵愛于一身的天上人,為什么要攪合進骯臟丑陋不忍直視的現實中呢當陛下乖乖的小公主難道不好么
當然,魏國公辯才無雙,即使長樂公主真有什么猶豫,他也能施展三寸不爛之舌,挑動外甥女內心最隱秘詭譎的念頭,讓公主在權欲驅使下懵懵懂懂的接下這個重大的責任。
但現在現在的長孫無忌默不作聲,只是沉默的打量著自己的外甥女。
就算是巧舌如簧,一時說動了公主,又有什么意義呢要在這件事上十幾年幾十年的殺伐果斷堅持下去,需要的是鐵一樣的決心。
鐵一樣的決心,可不是幾句話能締造的。
顯然,長樂公主意識到了舅舅的緘默之中某種沉重的分量,而年紀輕輕的公主似乎并不習慣于這個分量。在局促不安的片刻功夫之后,李麗質才小聲開口
“舅舅,相公在奏折中開列的名單,便是他要殺的所有人么”
長孫無忌深深看了她一眼,神色莫測
“這倒也不一定。如此的大事,陛下一定會讓朝中議論數次,名單也會有增減。不過,單子上有些人是實實在在無可饒恕,杜公必欲殺之而后快的。即使陛下寬宥,杜公也一定會上折子再爭。”
李麗質向長孫無忌行了一個禮。
“那么,請舅舅幫我留意著。”她輕聲道“待到杜相公最后的名單送上去時,我會親自祈請陛下,不要放過名單上任何一人。”,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