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質李麗質停了一停。
說實話,即使被天書沖擊了再久,三觀毀滅又重建再多次,李麗質還是很難想象那長龍吸水,一口氣吞盡全天下多半白銀的可怕場面。
說實話,她掌握西域商路,自問也見識過了金山銀海獲利無窮的貿易,但要讓她想象出那種無上無下無遠弗屆的商業力量,還是太超乎能力了。
不過,李麗質迅速反應了過來,宰相們看重這篇文章,當然不會是想領略朱明那所向無敵的貿易實力,而多半是想要借鑒些什么所謂你也是華夏,我也是華夏,雙方彼此彼此平起平坐,都享受著所謂“經濟規律”的福祉。大明可以在盲目癡愚的無意識中攫取如此驚人的利潤,那憑什么我大唐不可以
當然,局限于而今這點可憐的人口與生產力,想要如大明一般橫掃天下敲骨吸髓氣吞萬里如虎,那是不太可能了;但求其上者得乎中,大唐先把西域天竺波斯等等的貿易一口吞下,總不成問題吧
當然,貿易利潤尚在其次,最關鍵的還是大明光輝的示范,再稍稍聯想朝廷現下的困境,那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朝廷想用白銀鑄錢”她低聲道。
“有幾位戶部的堂官有這個意思。”李孝恭徐徐道“主要的議論,是打算以銅錢為主、銀錢為輔,在大宗的買賣中倡導銀幣,也算能省下一筆銅的開支,稍稍喘一口氣。”
李麗質皺了皺眉即使對錢法輕重并不熟稔,她也能聽出這辦法的風險來。銅錢銀錢并行于市,看似是應付缺銅危機的良法,但銀銅之間彼此貴賤不一,卻也會擾動民生。為了保證物價的平穩,朝廷必須時時調控銀錢與銅錢兌換的比例,在銀價高漲時拋售白銀買入銅器,或者在銅價高漲時拋售銅器而買入白銀。
而今朝廷手上還捂著幾個應急的銅礦,可白銀就
“國庫的白銀夠用么”李麗質道“總不能真如天書中的大明一般,仰賴貿易輸入吧”
且不論西域的白銀能否夠得上天書中所謂“美洲”的零頭,依靠行商那時有時無的白銀供應,依舊是冒險之至。
“當然要有所變革。”李孝恭道“戶部的堂官大多指望廣州市舶司的收入。此外,據天書所載,東瀛小島百物匱乏,但銀礦產量卻頗為豐富,相隔也不遠。”
李麗質眨了眨眼睛東瀛的確近在咫尺,往來也算熟門熟路,如果天子所求取到的造船術真的實驗成功,那此處倒真正是可以穩定控制的白銀來源戶部堂官思慮至此,倒也算精細。
當然,這設想天馬行空,終究還是要參照已有的實踐。長樂公主頓了一頓,繼續閱覽麻紙上細小的文字
總的來說,雖然西洋各國在十五至十七世紀已經在貿易上被帶明錘得屁滾尿流,但他們面對的其實只是華夏實力冰山一角而已。畢竟,帶明朝廷在財政上是出了名的擺爛到底,在早期是禁海禁商斷絕來往當然,基本執行不怎么下去,隆慶以后好容易打開海關融入市場,卻又對這白銀洶涌而來的貿易局勢一片茫然,僅僅只是以一條鞭法承認現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