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倒沒有留意到陛下心中這不可告人的彎彎繞。他老老實實喔了一聲,快步趨前,雙手接過這本泛黃的小冊子。
僅以這本手冊的所需的代價而言,其珍貴罕異更在當今一切珍寶之上。霍去病將舊書謹慎包裹,放入懷中,而后垂手行禮,才緩步退了回去。
皇帝道“朕粗粗看過這本冊子,雖然于軍務不甚了了,但大致還是有點心得。手冊中連篇累牘所反復敘述者,卻不是什么克敵制勝的計策,而是極為瑣碎的練兵之法“
所謂“軍務不甚了了”,當然只是皇帝自謙而已。但手冊中記載的內容,卻委實是大大出乎天子的意料。這所謂能逆天改命而所向披靡的屠龍術并沒有提出什么高屋建瓴的全新理論,它唯一的特色,大概只在于“瑣碎”從開篇一段以后,此書就以極為詳細的筆法不厭其煩的描述了練兵的種種細節,無論軍姿、隊列、行進,乃至每日訓練的科目、操典規章,都是掰開了揉碎了反復講解,還配有大量的圖解與比喻,細致到近乎啰嗦的地步。
自孫武兵法至今,華夏軍事技術有過數次飛躍,對用兵的認識也漸漸由表象而至本質,建構出了成體系的經驗;漢匈戰爭往來數年,單反朝中能獨當一面的將帥,在養兵練兵整頓軍紀上都有別出機杼而行之有效的心得,功用亦極為顯著,否則不能奠定如今的勝局。
但功用再為顯著,這些心得終究只是口傳心授而默然神會,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本能經驗,實在難于訴諸文字而整理成篇,在傳承上的難度實在極大。大概也只有霍去病衛青等天資縱橫的將種,才能于實踐中通曉無誤,短短數年間便掌握得如此之迅速完善了。
而與這熟能生巧的個人經驗相比,這本手冊或許失之瑣碎呆板,但卻真正是體系化制度化可以學習領悟磨礪提高的練兵法門。以此法門謹慎歷練,或許不能培育出衛、霍這般的人物,但卻能成批量的訓練合格的軍官與士卒,保證一支戰力絕對可控的部隊。這樣可以批量制造的合格部隊,意義可能還在一一超凡脫俗的名將之上。
但此手冊的用意似乎還不僅于此。在繁瑣細密的軍事訓練規定之外,書中的內容還深入到了難以理喻的地步即使在所謂訓練之余的“閑暇時間”,手冊也要求軍隊必須隨時展開掃盲運動、講解軍事方針與作戰理念、進行所謂自社會至自然無所不包的“思想教育”,乃至于足夠的娛樂消遣,滿足士兵的“精神需求”
又搞掃盲又搞教育又娛樂,這還是在練兵么這是在養兒子吧
不過,以皇帝超出尋常的穎悟,隱隱卻體察到了這安排中的用意。手冊花費如此大的篇幅來講解由思想至生活由娛樂至教育的種種安排,目的顯然不止是為訓練軍隊而已。如果由訓練而至日常盡數被囊括于其中,那么投身軍營的士卒便等于是入爐回鑄,由精神意志而至身體都再次被重新塑造,磨礪為一個新的人難道天幕所說,戰無不勝的“組織技術”,便隱伏在如此瑣碎的安排之中么
當然,以天書先前的解釋來看,這組織技術的核心應當是在思想教育中引入什么“先進理念”,讓士卒明白“因何而戰”、“為誰而戰”,才能真正的激發士氣。不過天書也直接了當給出了警告相對于瑣碎細密的訓練之“術”而言,這些先進理念才是屠龍術真正的“道”;這種玩意兒自然威力無窮難以想象,但力量也難免不容易控制,一旦大成之后,搞不好會順手將老劉家這條龍也給屠了。
再說,先進與否總是相對而言的。天幕諄諄教誨在而今這個時代,能實行良政的封建主義都算是先進之極的社會形態了。步子邁得太大,恐怕是會劈叉的
在關鍵問題上,皇帝還是很聽勸的。所謂食肉不食馬肝,不為不知味,他順便繞開了這個話題,只是反復叮囑霍去病,訓練羽林軍時不必吝惜工本,舉凡一切掃盲、娛樂、學習的開支,都可以找自己支領。霍去病垂手聽訓,只是心中默默計算之后,忍不住補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