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嫵在心中安慰自己。
“對了,還不知唐姑娘家中是”
京中姓唐的,并無什么顯赫人家。長公主心中過了一遍,刻意把這個問題留到了飯桌上,好讓氣氛不至于太尷尬。
豈料眼前的小姑娘沒有一絲羞赧,大大方方報了家門。
“家父乃前嶺南道通判唐行潛。”
嶺南道通判,是阿嫵的父親去世時的官職。但他的名諱之前,通常有個更為響亮的名號。
“你是唐探花的女兒”長公主遲疑道。
阿嫵點了點頭。
她一向以雙親的女兒為榮。
“那可真是出身不凡了”長公主笑道,同時不易察覺地瞅了一眼謝蘊,好兒子可真有眼光,一看就看上個人物。
唐行潛和陳清婉的女兒。
長公主對阿嫵的滿意,頓時從九分升至了十分,甚至笑吟吟地改換了稱呼“那阿嫵如今可有婚配。”
豈料話音未落,小姑娘頓時面露尷尬之色。
難道是有了婚配
長公主突然想到,唐探花和英國公羅鴻,正是一對連襟。而羅鴻的兒子,與他表妹早定了婚約。
不會就是唐嫵罷
她哪里能料到,阿嫵的尷尬并非來源于此。她只是突然想到了和謝蘊在茶鋪中的爭執。
那時候謝蘊提醒她兩人要保持距離,而她情急之下說出氣話,告訴謝蘊,她非是那種不貞的女子。
在那以后,這個話題被默契地擱置。
眼下,阿嫵想借著機會,同謝蘊再解釋一遍。
“回長公主的話,我有了未婚夫,是今科的探花郎。他十分愛重于我。等探親回來,我們就打算完婚了。”
“叮鈴。”兩道清脆碰撞之音同時響起。長公主與謝蘊手中的象牙箸不約而同地一松,姿態橫斜地落入了玉碗之中。
謝蘊眼底明滅不變。
而長公主,則生出一種福至心靈,一通百通的恍然之感。
擷芳宴上,與謝蘊生出傳聞的英國公府姑娘。突然丟失的玉佩。前幾日突然決定的議親,轉念的反悔。
原來一切的根由,都匯集在眼前的女子身上。
而她瞳光清正,絲毫不知自己是引起風暴的蹁躚之蝶。
長公主到底養氣功夫極深,一剎的失態后,面色就恢復如常“唐姑娘,你看天色這么晚,不如留在府上過一夜如何”
阿嫵雖然不知為何長公主突然轉換了話題,但還是配合地望向了窗外。
窗外的雨仍未停歇,而天已經徹底黑了,不時有風呼嘯之聲傳來。
她有些猶豫“如果我不回家,外公恐怕會擔心的。”
“讓洛書帶著淮安王府的信物,去陳府告訴太師一聲。”經歷許久的沉默之后,謝蘊的聲音乍然響起。
“外面有些冷,晚間歸家,恐招來風寒。”
“好罷。”
阿嫵想到今日淋了雨,便勉強點了頭。
幾人吃飽喝足,自有婢女上來收拾殘局。
春袖一直侯在花廳之外,方才有婢女告知她阿嫵留宿王府,她頓時顯得十分高興“姑娘您今晚住汀蘭苑如何”
“都可,請春袖姑娘帶路。”
等春袖與阿嫵的背影消失于回廊之外,而收拾殘局的婢女也一一告退之后,長公主才將目光轉向謝蘊。
明亮的燭火映在長公主
雍容的面容之上,生出幾分驚心動魄之感。
“謝蘊,覬覦他人之妻,你可知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