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風一直沒停,呂瑛也不在乎,他每日出城救人,又以雨神后裔的身份前往殼人們的圍龍屋與他們交流,在信仰的幫助下,大多數人也會給他個好態度。
等呂瑛提出他要抄某幾戶人家,希望與他們合作時,這些人家面色一變,進而倒在了利益的誘惑下。
臺風一結束,呂瑛就果斷帶著劉紅花、殼人支援的民兵,將他盯上的富戶都抄了。
不過三日,抬價的糧商藥商就被呂家軍抄家,該砍頭的砍頭,該進修路隊的進修路隊。
糧食和田產、地契、房契都歸呂瑛,金銀歸出了力的人家,又將貪污糧餉的官員拉到大街上罰跪,并對全城百姓公布他們的罪名。
秋知有點猶豫:“是不是太狠了。”
有幾個官吏身上是有功名的,也拉街上讓他們被老百姓扔石頭噴口水,實在是不怎么體面。
呂瑛斜他一眼,意外道:“我留了這些人的性命,讓他們能活著進修路隊,這不是已經很仁慈了嗎他們貪了那么多糧食,可是要百姓的命呢。”
在臺風天出門到山區、偏僻的村鎮救人,呂瑛深刻體會到瓊崖島外的路走起來多差勁,他還準備讓劉紅花做監工,督促著這批新的修路隊早點把東濱府周邊道路給修好呢。
念在秋知到底還是秋瑜親爹的份上,小朋友耐心教導他:“道路通則商路通,這個道理無論是海商、陸商,都是一樣的,所以呂家軍每年都要維護航路安全,瓊崖島的港口更是年年修葺。”
秋知心算了一把修路和維護港口的錢,抹了把汗:“東濱府沒這么多修路的錢。”
呂瑛無比淡定:“以后就有了,我幫你砍了那么多人,沒了這批人,你收稅會更順暢的,再不行,你還可以從我這里貸錢。”
貸錢貸糧都是自古就有的,看在秋知貸錢貸糧是為了做實事的份上,呂瑛還可以少要點利息。
秋瑜進屋的時候,就正好看到他爹為了給東濱府修路,從呂瑛這里貸到了大筆錢糧,且和東濱府里還能說得上話的官吏們一起,手指沾了紅色印泥,往那張借貸的字據上摁指紋。
秋瑜調侃:“幾分利啊別不是十出十三歸吧”
呂瑛踹他一腳:“我只要了一分利。”
秋瑜閃避:“這么厚道”
呂瑛冷笑一聲:“再要多了,這群窮鬼給得出這些錢嗎”
秋瑜:噗
室內所有“窮鬼”都慚愧得低下頭。
有句話叫做“到了地方不拜碼頭就什么都做不成”。
這話放焦家面前,就是如果不給他們跪下,他們能讓人什么事都做不成。
這話放呂瑛面前,就是不給他做馬仔,他就沒法名正言順的出手相護,庇護者手下們在各方貪婪勢力的覬覦下做實事。
秋知親身體驗過兩邊不同的行事風格,最后還是覺得呂家人能準備在南洋建國,自有其道理在,好在兒子和呂家孫少爺是朋友關系,日后秋知要是在南禹的官做不下去了,他就去呂家的朝廷混個一官半職吧。
呂瑛行事有個特征,便是做完前期準備后,干什么都絕不拖沓。
幾乎是迅雷不及掩耳之間,呂瑛已用手頭強大的武力橫掃一切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