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瑜騎著馬,帶著一批在粵西道采購的山貨趕回到粵東道,就得知自家親爹秋知同志升了官,從東濱知府升到了粵東道布政司左布政使,從正四品跳到了正三品,跳過了中間的從三品。
布政使,顧名思義,便是布置一方民政方針的地方大員。
從這紙調令,秋瑜仿佛隔空看到了承安帝滿心期待的眼神。
侄子,好好發育,大伯等你帶著實權來做下一代皇帝
瑛瑛啊,你大伯可真是夠看好你的。
秋瑜搖頭嘆氣,用一盒好墨、一沓銀票作為恭賀老爹升官的禮物,在家休養幾天,就麻溜出門去搶頭香了。
如今粵東道的菜人鋪子也被推平得差不多了,因此地地主被收拾了一遍,當年義氣堡對秋瑜下手的后遺癥也極重,在把追殺秋瑜的三大高手送進苦力隊后,呂瑛就拿著這事做理由悍然出手,從經濟、武力各方面打擊義氣堡和本地一切不法武林幫派。
膝蓋不軟、不對呂瑛跪下的幫派就只有倒下,許多被強占的田地和商業資源、找小生意人、苦力工人收費的地痞也都進了苦力隊,進了那處地方,能被磋磨至今都不死的,要么是情節不嚴重收拾一下就能放的,要么就是命硬的。
百姓們有了田,又有秋知到處派農管宣揚如何制作土肥,百姓們自然便吃得上飯,若臺風暴雨要來了,瓊崖島會送來“神諭”。
大家的日子都較往年好過許多,媽祖廟、雨神廟的香火便十分興旺,人多得秋瑜都懵逼。
到底日子是這幾年才好過,大部分人還是營養不行,養不出高個子來,翻年就十五歲的秋瑜作為一個一米九五以上的靚仔,站在人群里自是一覽眾山小。
可他個子再大,武功再好,總不能把前面的人都推翻然后硬搶頭香吧
那也太蠻橫了些。
抱著一捆香燭,秋瑜左看右看,發現許多年輕的壯丁也躍躍欲試,滿目挑釁地望著自己。
有人對著秋瑜指指點點。
“看到沒,那就是連續拿了六年頭香的頭香俠,秋知府的兒子。”
“就是那個最高的天啊,真是神人一般的塊頭。”
“可不嘛,都說他是雨神的護法大將轉世。”
秋瑜耳朵一動,懶得解釋自己上輩子是排球國家隊成員,而非某位神仙。
待時間一到,他便運起輕功,騰空而起,整個人如風一樣朝前刮去,身影橫斜掠走間,有幾道人影也跟上了他,只是武功不如秋瑜高,只能漸漸被他甩在身后。
秋瑜一口氣沖上山,看守媽祖廟的廟祝抬起眼皮“秋少爺又長高了。”
秋瑜嘴角一抽,險些幻聽成三阿哥又長高了。
他往前走了幾步,準備插香,便意外發現香爐里已有三炷香穩穩立住,三縷白煙悠悠上升。
秋瑜瞪大眼睛“誰、誰取了今年的頭香”
誰輕功那么好啊能在他的眼皮子底下超過他的呂空老爺子從呂宋跑過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