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文會之上,現場一片文景繁榮之象,孫紫珍穿一身青色素服,說是兄弟才去世,不好穿艷麗衣服,又拱手與諸位同期的浙杭舉人道好,見著陌生的客人,便立刻上前詢問姓名,誰都沒落下,說話處事自有如沐春風之感。
呂瑛哪怕做了些偽裝,看起來也儀表非凡,孫紫珍見了他時,一雙眼睛都變得直勾勾的,連忙過來行禮“不知這位公子姓名。”
呂瑛生得高,如今一米七三,孫紫珍還以為他是同齡人。
呂瑛溫和有禮“粵東道來的,姓秦,去年考的舉人,今年上京去一試。”
孫紫珍贊道“當真是少年英才”
按照文會傳統,此時家里有官家背景的文人會在一處,他們身邊則依附著那些耕讀世家地主士紳出身且文采出色、值得投資拉攏的文人,出身再次一些、外貌、文采都不出色的就只能在邊角做個襯托紅花的綠葉。
呂瑛沒細說自己的身世,可他太好看了,也被人拉到中間去。
眾人以頌孔師為題,紛紛做了詩詞文章來,又一一傳遞品評。
化名秦英的呂瑛字寫得最好,文章結構嚴謹,以禮字為引,將孔師為禮之一字所做的貢獻一一陳述,又講述了當前世人乏禮,常以禮約束他人卻不約束自己。
秋瑜不擅長做文章,但好歹在古代待了十六年,看還是沒問題的,呂瑛這文章寫的該咋說,好像是在罵人又仿佛沒罵,有點瑛瑛式的陰陽怪氣,還怪可愛的。
書生們卻不知呂瑛性情,看了紛紛笑道“秦兄到底年輕,評判世人難免過于辛辣了些,但文采確實好,可列前三甲。”
又有一人說“孫兄的文采也好,且他的文章以孝為題,正所謂百善百德皆以孝為第一,孫兄立意更高,拿下魁首卻是當之無愧了。”
秋瑜認真的長眼睛的都知道瑛瑛的文章才是最好的吧
不遠處的張舉人冷笑一聲。
呂瑛也不生氣,只坐回張舉人身邊,倒了一杯茶品了一口。
張舉人氣呼呼“分明你才是文采最出色的,他們強詞奪理,哼,我看這孫家辦的文會,除了這君山銀針味道好,其他的都壞透了。”
呂瑛“這茶也就那樣吧。”呂家建澤前便是南海首富之家,秋瑜則是湖廣最富的大豪商,兩個最富最貴的家庭,同時將呂瑛視為最嬌慣的小寶貝,能入呂瑛嘴的茶葉自然是天下第一。
孫家這點茶水落呂瑛那金貴的舌尖上,只能評個劣等罷了。
秋瑜俯身,小聲問“瑛瑛,現場除了張兄都是阿諛奉承之輩,沒什么好看的,走吧。”
呂瑛“好苗子還是有幾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