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爺慢條斯理地剝殼,自己吃了一個,另外兩個放在了承安帝和秋瑜碗里。
承安帝受寵若驚。
秋瑜看著碗,不知為何,喉頭哽了一下,孩子長大的欣慰涌上心頭。
這孩子操弄輿論、玩弄權術的確是一把好手,可他內心還是有溫情的呀。
秦湛瑛看他一直盯著雞蛋,以為是不想吃“你不吃這個雞蛋,就帶回去給兔子吃吧,別浪費了。”
秋瑜吐槽“你也真夠勤儉持家的,歷朝歷代哪有你這種連雞蛋都不浪費的太子”
秦湛瑛回擊“當你需要經常給親征的皇帝做后勤時,你也會變得討厭浪費。”
打仗燒錢,他之所以擅長管錢,就是因為上天讓小太子有了兩個愛打仗的皇帝長輩。
遠在呂宋島的呂女皇打了個噴嚏。
皇帝大伯也不敢多話,像他這種軍漢出身的皇帝,比誰都明白后勤是爹的道理。
秦湛瑛不愛吃餛飩,承安帝關心了一句“可是胃口不好”
小太子回道“我更喜歡嗦粉。”
瓊崖島酸粉也好,湖湘道的米粉也好,兩廣的腸粉也好,這些被秋瑜整出來并推廣的美食都是秦湛瑛從小吃且吃得慣的,而餛飩和面條這種半流食則是他生病時吃得多,久而久之,他不生病時就不碰這些了。
秋瑜說“回去后我給你搞腸粉,雙蛋配肉沫。”
秋瑜知道只有自己最明白秦湛瑛的口味,比如說小太子在吃蒜泥白肉和梅菜扣肉的時候,是可以接受五分肥五分瘦的肉的。
再比如說每次吃涉及到肉沫的菜品時,肉沫最好是兩分肥八分瘦的肉打出來,才能有那股恰到好處、能滿足秦湛瑛青春期少年胃口的油脂香氣,再比如太子爺吃肉粽時可以接受里頭放五花肉,還有包餃子的餡兒里一定要放剁碎的油渣增香。
這些飲食習慣是呂警官傳給兒子的,尋常廚子只會知道秦湛瑛看到肥肉就皺眉頭,然后轉頭不吃,不知道他對不同菜式的肥肉接受度完全不同。
秦湛瑛往常很喜歡秋瑜給他下廚,這次卻說“我去軍營吃。”
有效限制軍隊后勤貪污的方法之一,就包括領導不定時突擊,噌一下在吃飯的時候出現,然后說我這一頓和軍士們一起吃。
秦湛瑛在瓊崖島就經常這么干,有一次直接把管后勤的官吏嚇死了,一起過去的呂曉璇瞅了一眼,說那個貪了兩千多斤面粉的老兄是腦溢血走的。
可是沒辦法,華夏文明出身的人都明白吃喝的重要性,能吃飽的軍隊和吃不飽的軍隊壓根不是一回事軍隊要走上世界戰力的巔峰,就得長兩條腿,一條腿是教導和訓練,另一條腿就是后勤。
秋瑜深知就算嚇死再多的軍需官,也不能阻擋太子爺去軍營的腳步,因為太子爺如今就充當著禹國軍隊的俠骨柔情之大腿啊
承安帝出于參觀接班人工作狀態的考慮,也跟著秦湛瑛一起過去了,秋瑜跟著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