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摸到這才是好事啊
這不是正說明徐哲風其實沒死而九陰真經其實還存在于這個世上嗎
縱然血衣童子道,黃藥師已經將他逐出師門,但誰知道這是真是假縱然血衣童子也道,此事王道長也是知道的,但你又怎的知道,這其實不是東邪與其大弟子聯合演出的一場戲呢
但去見王重陽的武林人士,卻吃了一個閉門羹。
全真七子之一的王處一,代為轉告道“各位大俠,師父已道,那血衣童子跳崖的前后十日,師父都與東邪呆在一處,而那東邪如今已回桃花島,至于那九陰真經”王處一嘆息道,“師父說,九陰真經天下僅有一冊,那唯一的一冊,便是交給了血衣童子,因此,各位也不要再來我全真教問事關九陰的問題了。”
武林中人并不死心,卻無奈沒有初次圍終南而困七日的正當理由,只好一次又一次的登門拜訪,最后更是一群人雙膝跪于重陽宮門前久久不起,厲色道“道長,還請你出重陽宮與我等共到華山一探我等已苦苦在華山山下尋找數月,卻連血衣童子的一片衣角都抓不到,那血衣童子當真已死還是僅為詐死,實際上卻偷偷摸摸躲在什么偏僻角落,做賊一般的練著那九陰真經”
此人真氣十足,內力雄厚,武功可歸到江湖上流之列,這跪在重陽宮門口高聲一喊,便是那道觀之中,也能聽的一清二楚。一看書1kanshu
見有人起頭,又有人運起內力道“道長萬一真的出現這種情況怎能了得那血衣童子似是年幼多遭波折,命運坎坷,又不知有了什么誤會,因此對江湖人異常仇恨,若是這小兔崽子他日當真學有所成,我們這幫被他偏執仇恨的江湖人還能有啥好果子吃這江湖豈不就是要亂成一團了”
又一人隨之高吼道“道長,那東邪行事邪氣,心眼極多,即使血衣童子跳崖前后的數日,你都與他一道,你又怎能保證他其實沒有騙你說不定那東邪此時早都接應了那血衣童子,師徒兩人正一起謀和著要怎樣修得其中武功奧義呢”
最初出聲之人沉著道“還請道長出觀與我等前去桃花島,尋那東邪黃藥師一探究竟”
身后眾人也齊齊跪下,高聲道“還請道長出觀與我等前去桃花島,尋那東邪黃藥師一探究竟”
眾人齊聲之高喊響徹終南山際,那些離的大門近一些,又功力不足的小道童,一個個紛紛用力捂住雙耳,被震的滿面痛苦。
重陽宮的大門開了。
來者身材甚高,腰懸長劍,雙目炯炯有神,卻是面色陰沉。
來人正是王重陽。
王重陽踏門而出,還不待那群武林人士說什么,就怒聲斥道“老道知道你們是在想些什么又想讓老道做些什么老道告訴你們,如果當日血衣童子手中的那本真是九陰真經,那么這唯一的一本九陰真經便也被徹底毀了你們想問老道是不是會九陰真經,老道答,我從未習過九陰真經中的任何功夫你們若是要問,老道可否能默寫出那九陰真經,老道答,九陰真經我的確從頭至尾翻閱數遍,雖未曾習,卻已銘記在心。”
此言一出,眾人先驚后喜。
那絲絲喜悅之情,卻惹得王重陽眼中的厲色更甚,他再次開口竟帶上了十足十的內勁,只是這開口一說,便已叫一些武功中下流之人胸口悶,甚至干咳吐血。
王重陽道“這九陰真經,老道記得住,但也僅僅記在老道的腦中心中萬萬不會再謄寫一卷,惹得江湖上紛爭再起”
有人不禁插口道“道長你這是”
王重陽冷笑道“你們可曾記得,老道當初舉辦華山論劍的初衷,便是老道看著江湖上因為一本經書而紛爭四起,竟一時間好似有江湖大亂之勢,因此心下不忍,才欲決出讓天下人都心服口服的天下第一高手,讓其妥善保管九陰真經。”
見又有人欲要插口,王重陽內勁又是一呵,眾人只感似有一股滔天巨浪自正面撲打而來,頓時一陣心悸眾人赫然心驚不已,沒料到天下第一的功力與他們的差距竟然如此之大,且又認識到,今日的王重陽似乎當真心中怒極,并不是往日那般好相與的。
王重陽道“九陰真經遺落到血衣童子之手,確實是老道的不是。昔日華山論劍,老道得九陰之后也曾想,是不是將這經書徹底毀了才是最好的,但耐不住好奇翻閱真經之后,便被其中武功的奧妙所吸引,實在是不忍將這武功秘籍就此毀了,讓這般精妙武藝就此遺失。如今,既然這九陰真經已隨著血衣童子一起葬身在華山崖底,隨風飄逝在三山五岳,恰也是隨了老道最初的心愿,你們又怎的會覺得,我會陪著你們這幫人一起胡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