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妄城人口稀少,三面臨海,土地肥沃,像是人間世外桃源。此處的百姓自給自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無權勢壓迫,無災禍降身,人人友善和睦。
直到黎不辭與黎殊決裂那一日,山崩地裂,狂風暴雨,海嘯襲來,將無妄城吞沒,成了一座沉沒海底的地下城。
黎不辭本就是天生魔種,他憑一己之力復活無妄城中被淹死的百姓。只是此舉逆天,百姓們復活后皆墮入魔道,再不入輪回六道,成了他所統治的子民。
魔界向來強者為尊,各處妖魔鬼怪聞風尋來,甘愿俯首跪地,奉黎不辭為魔界至尊。
自此無妄城更名為無妄之海,成為了人人懼怕,惡名遠揚的魔都。
后來黎不辭四方作亂,至天下生靈涂炭,滿目瘡痍,天山掌門花悲聯合五岳六洲的大小宗門,給黎殊施壓,要求她自行清理門戶。
黎殊心中掛念天下蒼生大義,她沒有推辭,抱著必死決心,孤身一人闖入無妄之海。
盡管黎殊是千萬年不遇的修仙天才,遇到上古魔種的黎不辭亦是毫無勝算,已是大乘期的她與黎不辭只過了三招,便敗在了他的業火之下。
黎殊成了黎不辭的囚虜,但她有備而來,以傷敵一千自損八百之勢,將食之劇毒的山魈草研磨涂抹在肌膚上,待黎不辭親近她時,便會悄無聲息侵入他的五臟六腑。
她知道黎不辭對她有情,也知道黎不辭是不死不滅之身,那山魈草于他而言不值一提,不過任何毒素積少成多,總能等來削弱他實力的那一天。
黎殊在無妄之海被囚了整整三年,沒人知道這期間發生了什么,只是黎不辭沒再禍害六界,三年之間未曾踏出無妄之海一步。
三年后,黎殊忽然向修仙界傳信,道是黎不辭會在八月十五月圓夜失去業火,讓各個宗門前來相助,協力封印魔頭。
到了十五月圓之夜,各大宗門的弟子出現在無妄之海附近,可黎殊見到他們后,才發現宗門們派來相助之人,皆是修為低下的外城弟子。
換而言之,他們根本不相信黎殊所言,生恐聽信了她的話,萬一落入魔頭黎不辭的圈套陷阱,豈不是白白送死。
但他們皆是名門正派,既然黎殊傳了信來,他們總不能視而不見,傳出去落得名聲總是不好聽的。
為保全聲名,各個宗門的掌門一合計,每人從外城弟子中挑選出靈力低微的十個冤大頭,到了日子送去無妄之海。
總之是送了人去幫忙,黎殊先前又沒說一定要修為高的弟子才能前去相協。
黎殊不忍這些修為低微之人白白犧牲送了性命,護送他們原路折返,卻也因此暴露了自己傳信的舉動,惹得黎不辭大怒。
兩人在這一夜撕破臉皮,從無妄之海戰到天山,直至天明。然而黎不辭明明在天亮后恢復業火,最后還是被黎殊封印在天山之下,黎殊也因此付出慘重代價,隕落千年。
自此之后,魔界便群龍無首,失去昔日風光,漸漸沒落。數百年后,無妄之海突然冒出一個自稱是黎不辭義子的少年,率舊部魔界子民,繼統魔尊之位。
這魔頭義子黎望,雖然不敵黎不辭強大恐怖,卻也不是個善茬,千年之間,他所過之處皆是雞犬不寧,不得安生。
原文中,黎望在封印破除后,便一直四處苦尋黎不辭的下落,卻無意間與董謠相遇,并在幾次相處過程中漸漸對董謠生出好感。
黎諄諄挑起眉來,望著那條浮著黑氣的鐵鏈子“我好像知道是誰了。”
南宮導卻沒興趣追問她黑衣人是誰,總之不管是誰,跟他關系都不大。
黎諄諄也沒有繼續多說,她聽到寂靜的布坊內傳來一聲低哼,循著聲源看去,視線落在了試衣間內。
大抵是張淮之發出的聲音。
他畢竟和旁人不同,乃是天道化身,那能讓大乘期修士昏死三天三夜的散,于他而言,效果微乎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