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淳道“你居然不曾親自出面”
董昌時笑著搖頭“那便有邀買聲名之嫌了。”
先前二人提及到與董昌時有隙的中書令王越回府之后,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怎么陛下偏就挑中他了”
其妻裴氏遞了茶過去“這個灶臺可真夠冷的。”
又問“宰相們無人反對嗎”
“儲君廢立乃是國朝第一等大事,豈是朝臣所能置喙的”
王越搖頭,復又冷笑“董昌時倒是想開口,可惜被李淳攔住,若非如此,我一道折子參上去,他不死也要掉一層皮”
裴氏有些惋惜“府上同周王府雖有些交際,卻也只是平平,先前夫君看好的幾家,竟都不中,現下陛下點了周王府的次子,乾坤落定,怕是不會再改了。”
王越用茶蓋兒撫了撫杯面,啜了口茶“有馬騎馬,沒馬的話,騾子也將就著吧。為著嗣子一事,陛下跟朝臣對峙了這么多年,能選一個出來,就是天大幸事了,否則一旦宮車晏駕,后繼無人,天下怕立時就要亂起來了”
裴氏若有所思“只是,妾身隱約覺得有些不對勁”
的確是不對勁。
嬴政擁有慕容璟的記憶,所以更能察覺到這一點。
被選為先帝嗣子這個驚天餡餅,掉下來之后不僅砸暈了慕容璟,也砸暈了周王府的所有人。
因為的確是誰都沒想到的事情。
為什么
嬴政在思考這個問題。
慕容璟為什么會被先帝選中
難道是因為先帝始終不能得子,心生怨囿,所以破罐子破摔,所以選一個拉胯的新君禍禍這個國家
這太匪夷所思了。
可能性微乎其微。
可非如此,又會是什么原因
嬴政想起慕容璟入宮之后所見到的先帝脈案這種絕密訊息,只有新帝或者得到特旨的人才能獲得。
先帝雖然身有病痛,但狀態一直相對穩定,直到駕崩前三日,身體方才急劇惡化。
嬴政思緒幾轉,迅速將慕容璟入宮當天之事過了一遍,腦海中忽的靈光一閃或許,從一開始就是一場陰謀
先帝不會故意糟踐祖先披荊斬棘開拓的基業,所以,他很有可能并不知道慕容璟這個人選是不靠譜的
因為無子而要將萬里江山拱手于人的痛苦使然,先帝一直極度抵觸過繼宗室子的事情,幾次家宴之上,對待幾位最有希望過繼的宗室子態度也極為惡劣。
原本先帝還曾經接了幾人入宮教養,然而等到淑媛張氏有孕之后,先帝便迫不及待的將其趕出宮去,并下旨申斥其心懷不軌,覬覦大統,只是誰也沒想到張淑媛雖然誕下皇子,可皇子體弱,出生第二日便夭折了。
先帝因此大受打擊,更不愿出深宮,連每年固定的宗室宴請都廢黜了,只有中秋、新春才肯見宗室中人,其避諱厭惡甚至到了這種程度。
由此推之,他不知道慕容璟不靠譜,是完全有可能的。
等定了人接進宮一看,慕容璟生的儀表堂堂、龍章鳳姿,倒也生出幾分歡喜,便應允了這人選,下旨選他為嗣子。
先帝不知道,也不了解慕容璟,當然可以瞞過。
宰相們或許知道,但是涉及到天家儲君廢立,尤其是在先帝帶有托付性質的將未來儲君召到身邊時,他們是絕對不可能出聲質疑的
就好像劉徹將幼子托付給幾位監國重臣的時候,誰敢站出來說陛下您看人的眼光不行,臣覺得您選的這個不行啊,某某皇子更合適一些
皇帝還活著你就敢說儲君不合適,要換人,等皇帝沒了,你還不翻天
不行,朕死之前,得把這老東西安排上
九族說你清高,你了不起
可既然如此,問題又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