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回到石家的時候,姜麗娘特意露了一手,跟元娘聯合下廚,做了一鍋新鮮熱乎的豆腐腦叫師娘和師兄們嘗個鮮。
石家跟姜家可不一樣,市面上有的、沒有的調料都能在廚房找到,酸甜苦辣咸應有盡有。
姜麗娘還找到了蜂蜜,滿滿的一罐子
石筠祖籍青州,是標準的北方士人,何夫人與其余幾個弟子也是北方出身,口味與石筠如出一轍,元娘跟姜寧同樣如此。
只有姜麗娘,這輩子生是北方人,魂兒是南方鬼,嗜甜如命。
石筠痛快的將一碗豆腐腦吃完,說“還是吃咸的更有滋味,怎么會有人往豆腐腦里邊加糖好生奇怪”
他的弟子慕雪漁也道“加甜的東西進去,難道不會覺得不爽利嗎”
其余幾人紛紛附和。
姜麗娘“”
緩緩停下了伸向蜂蜜的手。
何夫人笑瞇瞇的在旁邊看著,見這小姑娘抱著蜂蜜罐像只可愛的小熊,這會兒又想趁人不注意把手縮回來,笑的身體打顫“傻孩子,他們逗你呢,吃你的就成了,別理他們”
其余人哈哈大笑。
姜麗娘漲紅著臉,氣鼓鼓的嘟囔道“真討厭啊你們這群人”
這次回來,石筠對三個弟子的要求,便顯而易見的多了起來。
先問他們的根基,再逐一制定學習計劃。
元娘向來知道堂妹聰明,卻不知道她居然這樣聰明,幾千字的一篇文章,從頭到尾讀上兩遍,就能背得一字不差。
在元娘旁邊,姜寧都要看傻了。
姜麗娘見狀也是無奈。
哥哥姐姐噯,真不是妹妹想秀啊,主要妹妹上輩子也是這樣的,妹妹的爸媽也這樣啊
所以我是真的不能理解為什么會有人一篇千八百字的文章一晚上翻來覆去背不下啊
姜麗娘自己估摸著,如果讀書能力能夠數據化,滿分100的話,她大概在95上下,不敢跟最頂尖的那一撥兒天才比肩,但也算是出類拔萃。
元娘腦子也很靈活,只是吃虧在從小見識的少,又沒錢讀書,大概是85左右,是普通人里的佼佼者,但還不算天才。
最差的就是大哥姜寧
呃,在及格線掙扎吧:3」
石筠對這結果不算意外,先給元娘和姜寧制定了學習計劃,又對姜麗娘進行一對一指導。
他抱過去厚厚的一摞書“七天之內,把這些看完,吃透,我要考你。”
姜麗娘輕輕松松,毫無壓力“沒問題”
石筠奇怪的看著她,問“你這個手勢是什么意思”
媽耶
姜麗娘這才反應過來,一不留神擺了個ok。
她趕緊把手收到袖子里,訕訕的笑“抽筋了。”
石筠瞥了她一眼,沒說什么。
姜麗娘做了個學習計劃表,分六天完成石筠布置的任務,每天完成計劃內的事情,就開始鉆研賺錢的法子。
太多太多了這不是撿錢嗎
姜麗娘打上輩子開始就過目不忘,這份才能直接造成的結果就是她不會覺得記憶,亦或者背誦是一件難事。
因為這個原因,她有著許多看似高大上,但是生活中基本用不到的技能。
譬如說,她能一字不落的背誦金剛經、心經、地藏經
這輩子她要是投了個男胎,備不住就要冒充一下轉世佛子,去廟里邊享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