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麗娘熬了個通宵,不僅把改良版高爐畫了出來,附帶著手寫了一整本的冶煉秘籍,第二天清早頂著兩個黑眼圈,找到了正在晨練的石筠。
“老師,給你”
石筠不明所以,接過來看了一眼,便見最上邊的是張圖紙,長短高矮,數據極其詳盡精密,心下便有了三分明悟。
再繼續翻下去,卻見第二頁白紙當中寫了幾個大字天工開物冶煉篇,第三頁開頭便是“凡治鐵成器,取已炒熟鐵為之”
石筠深深看了姜麗娘一眼“怎么說”
姜麗娘揉著膀子,說“裝糊涂就沒意思了啊,老師。”
石筠哼笑起來,屈指彈了彈冊子封面,思忖著道“這東西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往外拿的啊”
姜麗娘小聲說“我知道,鹽鐵官營嘛,以我的名義遞上去,當然不行啦,但是以您的身份也不行嗎”
石筠見她將聲音壓得小,便也同樣壓低了聲音,悄悄說“叫我怎么往外拿說我新收的女弟子如蒙天授,一夜成書還是我無師自明,此前雖未狩獵,卻也一觸即通”
姜麗娘:“”
姜麗娘撓撓頭“這當然不行啊。”
她指了指封面上的原作者宋應星的名字“您可以用著述人的名字來將這本書遞交給朝廷啊。”
“怎么可能無中生有,造出一個人來尤其又是冶鐵這種大事,不妥,不妥,一個不好,怕會釀成大禍。”
石筠神色嚴肅,思量再三,鄭重叮囑她道“麗娘,這本書我暫且收下,尋個時機才好決定是否遞交上去。至于你嘛,若有空暇,最好還是做些不犯忌諱,又容易出成果的東西出來,譬如你先前說的那個,水什么來著”
姜麗娘接了下去:“水泥”
本朝向來講求事死如事生,即對待死去之人,要像他還活著的時候一樣盡心才好。
如是一來,高祖皇帝的冥誕,自然是超乎尋常的隆重。
以太常為首舉行一系列的慶祝活動,天子率領百官往太廟去祭祀,再出城拜高祖皇帝陵墓,然后便是浩浩蕩蕩的巡游儀典。
不是天子巡游,而是高祖皇帝衣冠乘坐金根車,由光祿勛與金吾衛聯合護衛,經由御道,巡視高祖皇帝統治過的天下。
朱元璋乃是嗣位之君,更要將這一典制辦得隆重,太常身上剛濺上廷尉的血,下朝的時候腿都在哆嗦,再見天子隱隱有壓制竇敬之勢,愈發不敢馬虎,非要將這場冥誕辦得隆重體面不可。
待到祭廟之日,朱元璋乘坐金根車,在數輛車駕的護持之下來到太廟,甫一進門,神色便不禁微微一變。
約有十數畝地大小的廣場不知是由什么東西鋪成,渾然一體,平整光潔,放眼望去,不見半根雜草,一粒灰塵。
朱元璋心思緊跟著動了起來,而隨行之人也都驚住了。
這是何物,怎么如此平整美觀
向來太廟都是以磚石鋪地,短時間倒是還好,時日一旦久了,磚石便會開裂,縫隙之中更會生出雜草,偏生這地方緊要一磚一瓦出了問題,都要有人用腦袋賠罪。
當今天子登基之后,先后下馬了兩位九卿,本來還有人懷著幾分心思,想趁著這次祭祀發難,把太常給拉下來,哪成想這廝居然搞了這么個神器出來
更多的人已經將思緒轉到了別的地方
這東西到底是什么
成本多高
能普及嗎
朱元璋端坐在車駕之中,心想這東西出現的有點蹊蹺啊,得找人打探一下,看背地里是不是有什么鬼。
嗯,暫且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