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御極多年,早就已經唯吾獨尊慣了。
什么叫唯我獨尊
就是朕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你們好好聽著山呼萬歲就夠了,別膽大包天,對朕指手畫腳
朕說冊封定安公主為鎮國公主,且已經降下旨意,那你們就只管說天子圣明、天子萬歲就好了,少他媽嘰嘰歪歪
諸王也好,朝臣也好,都太了解天子的秉性了這不是他們有多聰明,而是純純是幸存者偏差在發揮作用,因為不了解天子秉性的,基本都被天子送下去閻王了。
旨意降下之后,京師為之一寂,然后諸王與朝臣們齊齊上表給天子吹彩虹屁,說“哎呀陛下,您怎么能想的這么周全呢,果然不愧是上天之子,明見萬里,我輩所不能及啊”,然后再回到自己府上,小心翼翼的傳了長史和幕僚們前來詢問
老爺子這到底是唱的哪出戲啊
長史和幕僚們面面相覷,最終給出了兩個可能。
第一個可能,是天子欣慰于定安公主的功績,故而特加恩封,準許她以鎮國公主、視同親王的尊榮參預國政,并沒有什么深層的意思。
只是他們都知道,這個可能太小了
要知道,時下風氣開放,公主通過兄弟亦或者母親,甚至于在父親的默許之下間接參政、影響朝廷并不少見,但那也只是間接罷了。
如同定安公主這樣,直接被天子公開降旨準允參預國政,并且如同皇子一樣領北州諸事的例子,前所未有、開歷代之先河
更別說她封號中新增加的,那明晃晃的“鎮國”二字了
何謂鎮國
簡而言之,從字面上理解,便是坐鎮天下、安邦定國的意思,但凡天子將這兩個字賜給諸王之一,便是在直截了當的告訴朝臣們這就是朕選中的后繼之主,趕緊上表請求建儲吧
換成公主,難道就會變成另一個意思嗎
能在天子身邊侍奉擬旨的郎官,哪一個是蠢鈍之人,如此驚天動地的大事,若無天子授意,誰敢給定安公主再加“鎮國”二字
長史和幕僚們在滿心驚駭之下,有些艱澀的得出了第二個可能。
天子有意立定安公主為儲
若非如此,不足以解釋天子的言行,更不足以解釋先前定安公主立下大功,天子卻紋絲未賞,數月之后卻忽然加封其為鎮國公主
如果諸王現在都是血氣方剛的年紀,如果他們都還是十七八歲、二十出頭,他們必然會怒氣上涌,滿心不忿
媽的,憑什么啊
那可是皇位啊,誰不想坐
老爹是不是糊涂了啊,你有兒子啊,還是將近二十個兒子,這么多兒子都達不到您老人家的要求,非得冒天下之大不韙,將儲位給一個十幾歲的黃毛丫頭
但是他們不是。
年紀最長的親王,比東宮長女成寧公主大了將近二十歲他們本來就是兩輩人。
諸王伺候了天子這么多年,期間還要忍受天子遠超常人的猜疑與試探。
老爺子年紀越大,就越難纏,高興了夸你兩句,不高興了掄起大棒就打,生起氣來說噶人就噶人,他們這群當兒子的還不敢流露出害怕和疏遠天子的意思。
每每看見有個兄弟被殺,尸體血淋淋的掛在他們面前,還要強顏歡笑,說死得好、死的妙,都是他不懂事,父皇您別生氣,氣壞了身子可不值當
偶爾一次也就算了,次數多了,誰受得了
此時聽幕僚們分析,天子或許有意立定安公主為儲,有著多年伺候老登經驗的諸王想的不是“媽的,憑什么,豁出去這條命不要干票大的”,而是一秒滑跪“爹,我都聽你的,別殺我啊嗚嗚嗚嗚嗚”。
這個道理其實很好懂。
立公主為儲君,開前所未有之變局,要遭受到的阻力可想而知。
更別說這位公主并不是當今天子的公主,而是早逝的東宮之女,不僅僅在男女身份上占了劣勢,輩分上也要遜色于諸王一籌。
但諸王顯然不會因此覺得優勢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