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大行,新君繼位,接連兩件大事,幾乎消耗掉了滿殿公卿們的全部心力。
也是等到喪儀終于結束,回到家中之后,他們才終于有閑暇松一口氣,開始在心里邊思忖接下來該當如何應對這位年輕的天子呢
根據先前的諸多言行所拼湊出來的這個新君,可是個相當難纏的角色啊
于軍政大事上,能穩穩把控北關不使大權旁落,于心機謀算上,能力壓諸王,從大行皇帝手里得到儲君之位,深得認可,而于心狠手辣這一道
觀陳王全家人的下場,新帝在這方面,只怕并不比大行皇帝遜色多少。
諸王是純粹的腦子不行,畢竟太行的那幾個都被大行皇帝送走了,但朝臣們卻是個個精明。
大行皇帝在時,將權位看得多重啊,當日東宮故去,大行皇帝對待東宮留下的三個孩子雖有憐惜之情,卻無過分的殊寵,要說是因寵愛而使皇孫假托公主之名遠赴北關,這實在是說不過去。
可若當真是推翻了大行皇帝遣皇孫北去的這個官方蓋章認證事實,那事情可就有趣了。
這豈不是說,是皇孫假死,遠走北關,之后幾經周折操作,幾乎從天子手中騙到了儲君之位
能夠走完這一整套流程,且不被天子發現,又得到了朝中大半官員的默許,已經是神乎其神了,可還有更神的事兒在后邊
他居然敢回來
居然敢把自己做過的事情在大行皇帝面前掀開
怎么敢的啊天子可是連親兒子都照殺不誤的
更離奇的是天子還真就是認下了此事,不僅如此,還主動出手替他抹平一干首尾。
一戰封神了啊兄弟們
不過想想也是。
已故的莊敬皇帝是個極聰明的人,太子妃更是八面玲瓏,生的三個孩子里,兩個女兒冰雪聰明,唯一的男嗣又豈會是個蠢的
如此想,也就釋然了。
大行皇帝是個百年難遇的神人,新帝連他都能搞定,又會是個什么角色
朝臣們簡直不敢再想下去了。
什么都甭提了,先老老實實的把人供起來吧
至于之后
且走且看吧。
別的人家能這么想,是因為他們距離新帝很遠,只要不主動去做些作死的事情,便不會惹火上身,這么個微妙的時候,宜靜不宜動。
可是定國公府不行。
大行皇帝臨終前的留下的那道遺詔,保全了定國公府后三十年的富貴與安泰,也將寧氏一族推上了風口浪尖。
流言蜚語,定國公府其實都不太在乎,誰敢拿寧氏先前做過吳王妃的事情說嘴,他們馬上就能把大行皇帝親口認定的評價懟過去
大行皇帝既是天子,又是皇室的族長,人家這個既尊且長的人都不在乎,你算個什么東西,也配對著大行皇帝的決議說三道四
可是該以什么樣的態度來對待新帝,讓他們很是為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