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盈盈假做柔弱的低下頭去。
李天榮便順勢停住了這個讓他深感厭煩的話題“好了,不說這些掃興的事情了,去吧,一路順風,到了德州,記得讓人送信報平安”
余盈盈莞爾輕笑,點頭應下。
如是又過了一日,李世民點齊人馬,帶了余盈盈與衛玄成一道啟程,就此離開了魏王處的這個新手村。
而大戰接連告捷,眼見著只剩下些掃尾的工作了,魏王世子李天榮便也在父親的差遣下動身返回后方。
魏王妃常氏許久不見兒子,難免惦念,戰場上刀劍無眼,她又只有這一個兒子,若是出了什么差池,叫她后半生怎么熬
先拉著上下左右都看過了,母子二人這才坐下來細細敘話。
“你這一走就是幾個月,我身在后方,難免孤寂,多虧翠翠乖巧懂事,時常前來同我作伴,否則,照我這一日三嘆氣的架勢,怕早就要坐下病來了。”
又殷切的問兒子“這回回來,便不走了吧你年紀大了,也是時候該考慮一下子嗣的事情了”
李天榮原本還因為與母親的久別重逢而心生感慨,聽到此處,卻不由得冷下臉來。
魏王妃見狀,便也跟著沉了面容下去“怎么,是我說錯了不成跟你同齡的人都兒女繞膝了,你呢別說兒子,連個女兒都還沒有難道你還惦記著那個姓余的小狐貍精”
李天榮加重語氣;“母妃不要把這種話掛在嘴邊上,余姑娘馬上就要嫁人了”
這卻是預料之外的事情。
魏王妃蛾眉微蹙,正待詢問一句,外邊卻有侍女前來回話“王妃娘娘,世子妃聽說世子回來了,說是有要緊的事情要同世子商量,打發人來請呢。”
李天榮臉上明晃晃的寫滿了厭煩。
魏王妃便也暫且將余盈盈的事情擱置下了,嘆一口氣,柔聲規勸兒子“我知道你不喜歡翠翠,覺得她是用了手段才嫁給你的,可你也要知道,她之所以那么做,也是因為心里有你啊”
“去吧,”她說“好好跟翠翠說說話,你長久的不回來,她也很惦記你。”
幾乎是連趕帶催的把人給攆走了。
李天榮已經受夠了這個所謂妻子的深情壓迫。
他跟鄔翠翠的孽緣,始于多年之前。
元宵燈會上,鄔翠翠貪看花燈,與家仆走散,落到了拐子手里,是他將她救下,因而與她結識。
而鄔家向來珍愛這個家中最小的女兒,因此格外感激魏王府上,甚至于連帶著同常氏一族走動的也多了。
后來,貴妃姨母唯一的公主出降到鄔家,成了鄔翠翠的大嫂,兩家走動的便更勤了,貴妃也格外喜愛鄔家的這個古靈精怪的女兒,甚至將其收為義女,視若己出。
因著這層關系,鄔翠翠同李天榮見面的機會更多了。
他知道鄔翠翠喜歡他,可是感情這種事情,又哪里是能強求的
去年端午之時,京中勛貴于江邊結帳賞景,兼賽龍舟。
李天榮剛下了場,往帷帳里去換了衣服,走出去沒多遠,就聽見一聲驚呼。
抬眼去看,卻見一個少女失足跌入江中,身上衣裙也好,發髻也罷,均與余盈盈如出一轍。
他大吃一驚,匆忙撕開一段帷帳上前。
雖然余盈盈會水,但端午時節天氣炎熱,女眷衣衫單薄,落水之后難免狼狽,他好歹還算是半個哥哥,若是叫外男看到,只怕大大不妥。
李天榮一路狂奔到了近前,先跳下水把人拉起來,又趕緊用那截帷帳將人裹住,此時那少女臉上面紗滑落,卻不是他以為是余盈盈,而是貴妃的義女、鄔家的女兒鄔翠翠
李天榮怔在當場,天子與貴妃的儀仗卻偏在這時候過來了。
李天榮身上的衣袍還在往下滴水,心緒卻比身上衣著還要暗沉哪有這么巧的事
偏偏今日鄔翠翠跟盈盈作了一模一樣的裝扮,偏偏叫他恰到好處的把人救下,偏偏天子和貴妃趕在這時候過來了
他還有什么不明白的
無非就是貴妃和母親大開綠燈,意圖成全這樁姻緣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