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留下的叛軍尸體最多,可見便是來援與城中將士突圍之處,只是他們來的太晚,卻只有滿地馬蹄與零星的重傷叛軍倒地,其余的卻都不見蹤跡。
恰在此時,卻聽城頭之上有人呼喊“來者可是魏王世子所部”
李天榮聽得微怔,卻不遲疑,應聲道“正是。”
城頭上霎時間響起了一陣歡呼聲,再細看他們的鎧甲、軍旗與叛軍迥然不同,認定無誤之后,終于開了城門。
“世子來了,順州城內十數萬軍民得活矣”
“早就聽聞魏王世子宅心仁厚,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李天榮剛一進城,腰就彎了下去。
沒辦法,任誰頭頂上被扣了這么多頂高帽,都沒法兒再直起腰來了。
那邊高帽子還在一頂一頂的往他頭上扣,李天榮一邊禮貌寒暄著,一邊打開了李嶠留給他的信。
很短的一封信,措辭也很直接。
“我將行,無力繼續戍守順州,又憂心叛賊遷怒城中軍民屠城,聽聞魏王雅量非凡,寬仁待下,魏王世子更乃當時少有之賢才,愛民如子,故而以順州相托”
“我與君同為本朝效命,雖無深交,亦有同情,匡扶社稷,力挽河山,何言辛苦今日但將順州百姓托付于世子之手,萬望世子勿要負我朝黎庶”
李天榮“”
李天榮“”
李天榮 ̄ ̄
啊這
我有一句臟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來時候好好的,回不去了
走
叛軍只是被打散,并未徹底敗退,李嶠走了,他后腳也走了,叛軍要真是拿順州城內的軍民泄憤怎么辦
這鍋不全扣他頭上了
再則,即便不考慮輿論聲望,李天榮也做不到見死不救。
可要是不走
他頭疼不已這可是個爛攤子啊
李嶠在這兒跟叛軍打了這么久,順州城凋敝的不像話,繼續以此作為根據點對叛軍作戰,就要考慮糧草后勤這還只是軍事層面上的難處呢
從政治上來看,順州距離朝廷所在太近了。
他駐扎于此,就相當于在魏王經營勢力之外撿了一只皮鞋,雖然鞋質量很不錯,但是離魏王的勢力范圍遠啊
而常言講遠香近臭,從前與朝廷離得遠也就罷了,現在距離拉近,也就意味著雙方很容易產生摩擦,甚至于往陰暗處想一想,等他把幾乎被打成爛棉花的順州調理好了,朝廷再把這兒收回去怎么辦
豈不是做了無用功
可是
看著城內一張張寫滿央求的面孔和那一雙雙飽含希冀的眼睛,李天榮實在說不出拒絕的話。
幕僚有些為難的看著他,低聲道“世子,慈不掌兵啊”
李天榮暗嘆口氣,臉上神色倒很平靜“傳令大軍入城駐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