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捂著作痛的肩膀,熱淚不由自主的從眼眶中涌出“皇爺爺,我怎么敢隱瞞您只是話該從哪兒說起,您總得給我起個頭兒啊”
皇帝的面容在昏黃的燈火之下透著一層詭異的模糊。
他沒有同朱允炆言語,而是將手向后一伸“取我鞭子來”
朱允炆隨之打了個冷戰。
卻有內侍近前,默不作聲的遞了一條粗長堅韌的皮鞭。
皇帝拿到手里,繼而振臂甩開,朱允炆甚至于還沒有反應過來,就聽“啪”的一聲脆響,一陣近乎鋒利的痛楚驟然傳來。
他原本就穿的不算厚重,此時身上衣裳更是被這一鞭擊破,那痛楚像是一條會吮血長大的小蛇,先是銳利的要命,繼而又驟然燙了起來
朱允炆幾時經歷過這種苦難,立時發出一聲慘叫,繼而便癱軟在地上抽泣不止,眼淚順著他面頰不住地流下,在地上金磚上留下了淺淺的兩汪泉。
皇帝哼了一聲,卻冷笑道“你既然不知道該從何說起,倒也簡單,我來問,你來答,你再不濟,終究也是我的孫兒,我不將你下獄,使你羅于刀筆吏之手。”
“不過,”他拖長了聲音,臉上笑意全無“若是你敢騙我,爺爺的脾氣,想來你也是知道的”
朱允炆從方才那陣劇痛之中回過神來,哪里還能說得出二話
唯有畢恭畢敬的應聲罷了。
皇帝道“你究竟是怎么回事,如何能夠未卜先知”
朱允炆斟酌著回答了他“皇爺爺,孫兒也不知道這是怎么回事,說出來您可能覺得驚訝孫兒其實是從幾十年后過來的。”
皇帝對此早有猜測,雖覺詫異,卻也并不是十分嚴重,微微頷首之后,又問他“你可是做了皇帝”
朱允炆心頭猛地一跳,下意識就想回避這個問題,然而觸及到皇帝視線與那條垂在地上的鞭子之后,到底還是一五一十道“正是如此,承蒙皇爺爺看重,孫兒有幸御極稱帝。”
皇帝握住鞭子的手隨之收緊“那英哥兒呢”
朱允炆低聲道“天不庇護,哥哥早早辭世了。”
英哥兒,這個自己想要委托天下的孩子,居然早早就辭世了
一股細密的痛楚順著心頭冉冉升起,皇帝生忍住了,又皺眉問“太子妃此時身懷有孕,太醫也說她腹中所懷乃是皇孫,怎的不曾立他”
對于朱允炆來說,這是個很麻煩的問題。
遵從本朝制度,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即便皇甫英早逝,繼位的也該是他的同胞弟弟才對。
可制度是一回事,現實是另一回事。
誰也沒想到他的父親去世的那么早,而太子妃也在產后一月辭世,與此同時,常家及一干舊功臣頗有尾大不掉之態
故而皇帝在經過長久的考慮之后,最終將他立為皇太孫。
如果這個嫡出的弟弟還在,最后卻被自己繼承了皇位,那他就難免要就此間諸事對皇帝做出解釋,而說得越多,錯的也就越多。
百般思量只在電光火石之間,朱允炆垂下眼皮,非常巧妙的撒了個謊“前世,太子妃難產,母子俱亡。”
這是個可控范圍內的謊言。
因為皇帝若是知道此事,必然會有所反應,多多的調派御醫前去,到時候即便太子妃順利生下次子,與他所說的前世不符,皇帝也不會疑心,只會覺得是他通過自己口中得知前世之事,早做防范,繼而改變了這一世的結果。
皇帝聽罷,果然不曾生疑,只是不由得合了下眼。
如此一來,也就能夠解釋為什么文哥兒能夠信誓旦旦的跟樓氏保證,最多四個月,便能改善她的處境了。
因為倘若太子妃難產而死,母子俱亡,沒過多久,英哥兒也辭世了的話,作為東宮碩果僅存的皇孫,自己難免要對其有所優待。
皇帝點點頭,暫且信了此事,又問“朕是哪一年薨逝的”
朱允炆心頭一跳,緘默幾瞬,還是如實說了出來。
因為皇帝的年齡就在這里擺著,時間說的太長亦或者太短,都很容易露餡。
只是如此一來,會不會引發出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