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京師并沒有發生太過于劇烈的變革,然而后世人研究這段歷史時,卻會發現許多延續大明國運的政略,恰恰是這一段時間制定,在當時,這些可能算不了什么驚濤駭浪,然而后來人細觀,這諸此種種卻是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燕王夫婦下南洋也好,晉王北定邊關也好,乃至于太子大刀闊斧的改革吏治,周王也是在這期間還是編纂那部影響后世無數醫學生的醫典,甚至于洪武大典也正于這時候開始萌芽
舊時代的落幕伴隨著那個時代天驕人物的逐漸凋零。
皇帝的身體堪稱是天選打工人不是,幼年食不果腹,少年饑寒交迫,青年開始征戰沙場,到中年戎馬半生,然后開始當皇帝996,就這,在原本的世界軌跡里,他還活了七十多
這還不算洪武晚年的政治大逃殺乃至于皇后與太子先后薨逝對他所帶來的堪稱致命的精神打擊。
這一世太子安然無恙,皇后也沒有五旬病故,皇帝肩上的擔子明顯沒有上一世那么沉重,得享高壽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
太子順利的度過了朱允炆所預言的死期,皇帝的心也就安了,待到七十歲那年,便正式宣布退位,與皇后一道頤養天年,從此不再過問政事。
笑死,哪有正經皇帝會心甘情愿退位
要不就是被逼無奈,要不就是做個假象給外人亦或者后人看,實際上還是大權在握。
什么,你說那個皇帝是朱元璋,他傳位的是他的好大兒朱標
噢那沒事了。
這很合理。
朱棣親自見證了更改之后的歷史,東宮登基,太子妃是名正言順的皇后,而他這個先前的太孫,當然也就是名正言順的皇太子了。
感覺
很奇妙。
像是漂浮在半空中。
還有點窩心。
看到家人過得這么圓滿,即便是平行世界,也可以知足了。
太上皇退位之后,便協同太上皇后開始在怡安堂養雞種菜,不復問朝政之事,得了空就出宮去找幾個還沒有辭世的老兄弟喝酒,高興了也會唱唱鳳陽小調兒。
他是大明朝,乃至于這方世界最長壽皇帝的紀錄保持者,享年九十有一,這一年,重孫子都有了孫子
而段皇后卻先他一步,薨逝在了八十三歲。
值得安慰的大抵是兩人都是在睡夢中辭世的,沒怎么受到病痛折磨。
朱棣作為皇太子,也是大明皇室的第三代第一人,前前后后送走了許多人。
先是太上皇后,繼而是太上皇,緊接著是周王,晉王
有時候他會覺得人與人直接太過于親近了也不好,每一個熟悉的人離去,他的心都會隨之被清空一次。
周王希望將骨灰灑在南下云南的道路上,這樣離經叛道的事情,朱棣卻還是答應了。
晉王薨逝的時候,兒女們都在病床前流淚,侍從們也是眼眶通紅,唯二沒有哭泣的,大抵便是晉王夫婦了。
晉王臉上帶笑,最后同王妃道“到了地下,大抵沒有人再叫我吃果子了”
一語落地,他停止了呼吸。
兒女們見狀放聲大哭,反倒是晉王妃呆呆的沒有作聲。
朱棣吩咐人準備晉王的身后事,又示意世子妃在側照顧晉王妃,將一切安排妥當,方才離去。
不想半夜時分,卻被人匆匆喚醒“皇爺,就在方才,晉王妃過身了。”
朱棣為之默然。
他不由得道“你們說,對于凡人來言,長生是否是一種懲罰眼見著至親至愛之人先后離開,受困于生老病死,卻無計可施,倘若有一個長生的機會,你們真的會要嗎”
嬴政瞬間反應過來,超大聲道“我要”
朱棣“”
嬴政“所以說有途徑嗎我誠心要”
朱棣“你是油鹽不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