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離宮的消息很快傳到了皇帝耳朵里。
而他在聽聞之后,神色冷漠如初,甚至于連眼瞼都沒有動一下。
只說了句“知道了。”
別的什么都沒有說。
旁人可能不知道皇后今日為何離宮,但三省這樣的內侍總管卻有所了解他是皇帝的親信之一,皇帝的意志正是經由他這樣的親信傳到宮外,乃至于這偌大國度的每一個角落里。
剛得知六皇子用皇帝的人手去劫走玉真子家眷的時候,三省著實嚇了一跳,這種事情,是能讓陛下知道的嗎
娘娘好容易翻了身,若六殿下因此觸怒陛下,致使娘娘再度落入深淵,卻未必能夠有再度起復的好運了啊
可六皇子不愧是陛下選中的后繼之君,要論及對于天子心思的揣摩,勝過他們這些與陛下朝夕相處的奴婢萬千。
陛下聞訊之后也只是交待了一句“把事情都辦妥當”,旁的竟是什么都沒有說,一副聽之任之的樣子。
皇后發覺六皇子對于長生之道的癡迷,以此為餌引他入彀,六皇子察覺之后卻沒有揭發此事,甚至于明確的拿到了人證跟物證之后也沒有揭發此事
可想而知,他一定是在醞釀著一個相較于直接揭發這陰謀更能對皇后一系造成打擊的反擊
從前三省猜不到六皇子意欲何為,直到今日方才愕然驚覺他竟是打算已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將皇后娘娘送來的毒藥,塞進皇長子的口里
再加上對于時機的精準把握,也難怪皇后娘娘即便知曉其中有詐,也不得不冒險出宮了。
而除此之外
三省瞥了一眼擱置在案上,包裹在手帕里的那一縷短發,若有所思的想
皇后娘娘,大概也是真的對陛下絕望了吧。
六皇子想要做什么,連他這樣愚鈍的奴婢都能猜到,總覽全局的陛下怎么會一無所知
可是陛下并沒有要阻止的意思。
而是默許了這件事。
在某種程度上,其實就已經是將皇長子視如敝履一樣,毫無感情的丟了出去。
或許從一開始,這位鐵血帝王就以一種絕對冷酷的姿態坐到了裁判席上。
皇后的行動也好,六皇子的還擊也罷,他全都收入眼底,并且用心里那把絕對精準的尺,冷漠的衡量著參賽兩方。
皇后覺得天子不僅僅是天子,也是與她結發的丈夫,是皇長子的父親,她可以理解丈夫對于兒子的失望,但是無法接受丈夫漠視兒子的死,并且以此作為衡量另一個兒子是否合格的工具。
可是
三省無聲的在心里嘆了口氣,腦海中浮現出貴妃當年的遭遇來。
皇后娘娘,陛下他一直都是這樣的啊
絕對理性,絕對無情的君主。
這是被周國百姓熱切擁戴的帝王,是文武百官歌功頌德的天子,后世的史官用極致褒美的言辭來夸贊他,即便周國覆滅,國祚傾覆,他的名姓也足矣彪炳青史。
可他唯獨不會是一個好的丈夫。
他是壞人嗎
好像不是。
他是好人嗎
好像也很模糊。
然而,世間哪有那么多的非黑即白呢。
最開始答應去國丈府上走那一遭的時候,玉真子誠然是將生死置之度外了。
然而待到后來六皇子往殿外那么一走,那侍衛把小話兒那么一搭,叫他看到了生的希望,那股子硬氣霎時間就散了一半。
剛坐上馬車的時候,玉真子心里邊還存著點僥幸心理萬一六殿下詼諧幽默,是在逗他玩兒呢
說是去國丈府上,其實是在嚇唬他,真正目的是別的地方。
我這個人天生愛笑,最喜歡別人跟我開玩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