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離開國丈府上之后,便往行館去,而在他離開之后,參與宴飲的眾人也是意興闌珊,很快散掉,是以皇長子回宮的時間,其實要早于他。
皇帝聽聞皇長子以狀態回宮的消息,倒是不輕不重的吃了一驚,轉念再想,卻對自家老六更添欣賞。
不是什么人都能夠放棄置自己最大敵人于死地的機會的。
老六能夠如此為之,不僅是在對舊貴族和朝臣展示他的胸襟,也是在間接的告訴他這個皇帝我還是很有政治道德的,如非必要,不會做突破底線的事情。
除去天下之外,皇帝當然也是有在意的人的,譬如說明顯與六皇子站在對立面的皇長子和昌華公主。
他可以為了國家的未來,用皇長子的性命去當試金石,掂量六皇子的分量,但這一點與他對皇長子還殘留有一些慈父情懷并不沖突。
否則,又怎么會盤算著將皇長子過繼出去呢。
而此時此刻,在六皇子交出了一份滿分答卷,還把不再試卷上的附加題順手做了的情況下,皇帝更堅定了最初的想法
為他掃清登基道路上的絆腳石,清除一切可能不利于大位交替的阻礙
皇帝問侍立在側的親信“皇后回宮了嗎”
親信搖頭,低聲道“奴婢聽說娘娘身體不適,暫時留在了國丈府上”
皇帝會意的點點頭,在心里盤算著日子。
今天是國丈的壽辰啊
繼而他吩咐下去“皇后染病,無力掌控宮務,令貴妃攝六宮事。”
親信恭敬了應了聲,又小心翼翼的問“那皇后娘娘染病,陛下是否要有所賜下”
這原也是往年的舊例了。
皇帝卻搖搖頭“不必,只告訴她安心在母家靜養即可。”
親信雖然不明所以,但還是應了聲,遵命而行。
嬴政帶著幾個親隨,仰頭去看,正見那巍峨的宮闕在日光下泛著明光,拾級而上時,卻有成隊的內侍長蛇而下,將皇帝的命令傳往各方。
待他到了殿外,便有內侍前來道喜貴妃受令攝六宮事,這往往都是即將被冊封皇后的妃嬪才會有的待遇。
在皇帝處侍奉的內侍和宮人耳聰目明,先前私底下都在傳言,說陛下或許要廢掉中宮,改立全貴妃為皇后了。
今日貴妃得到攝六宮事的殊榮,皇后之位看來已經是板上釘釘了。
嬴政迎著諸多尊崇又小意的目光進了內殿,行禮問安之后,先自拜道“我今日是來向陛下請罪的”
皇帝卻很高興“何罪之有這次的事情,你辦的很妥當”
又讓老六近前來去看自從自己登基之后,便一直懸掛在書房里的輿圖,將自己治下國土擴展了多少,乃至于先前多次周國正義出軍不是的路線點給他看。
已經有了非常明確的先代天子傳續祖輩精神給后繼之君的意思。
嬴政早就通關過這一局,此時當然不會露怯,侃侃而談,言之有物,父子二人相談甚歡,氣氛少見的和睦。
皇帝只覺得今日什么都很順心,看這兒子也是前所未有的順眼,當下搭著他的手,親熱道“今日留下用膳。”
又剛想起來公孫儀一事,漫不經心的提了一句“你那個門客,就殺了吧。”
嬴政維持住先前的和煦微笑,道“公孫儀不中用,結怨頗多,我今日剛離開國丈府,便去行館將此人趕走了”
皇帝目光頓住,尤且握著兒子的手,臉上的表情卻微妙了起來“你放他走了”
嬴政滴水不露道“我把他趕走了。”
皇帝一把甩開他的手,怒色驟起“婦人之仁區區一個門客,你居然都舍不得拋出去穩定人心”
嬴政垂眸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