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皇爺的意思已經透露下來了,并不會去選那些世卿世祿,榮耀了千百年的門第。
他老人家的意思,還是自己人靠得住,要在跟他打天下的兄弟們家里選兒媳婦
魏國公在功臣之中,雖說不是首屈一指,但起碼也能排到前十,他的女兒,完全有希望做一位皇子正妃
原本唐氏已經將這個皇子正妃的名額當成了自家的囊中之物,甚至于有意帶著自己的女兒多去皇后娘娘面前露露臉兒,至于原配夫人留在鄉下的那個野丫頭,隨便說幾句話搪塞過去也就是了。
哪成想那鄉紳眼皮子如此之淺,竟然急匆匆的將人送來,恰好就撞上了這事兒呢
唐氏的心亂了,又難免不忿。
這些年都是我陪在老爺身邊風里來雨里去,吃盡了苦頭,你娘剛嫁給他沒幾年就咽了氣,憑什么你這個野丫頭還要來搶我女兒的果子
加上魏國公府后宅鶯鶯燕燕極多,難免有幾個得寵的拿先夫人跟現在的唐氏對比說嘴她們哪兒見過先夫人呢,不過是想給唐氏找不痛快罷了。
可這還真就是唐氏的一個痛點。
皇爺登基之后加封功臣,連帶著功臣家的女眷也得到了誥命,她自然也不例外,沒成想她的名字卻排在了那早死的女人后邊。
唐氏氣不過,嘴上氣恨的抱怨幾句,不曾想卻叫皇后知道了誥命夫人名單的人選和最終結果,都是由她來決定的。
皇后使人傳了她過去“他們男人在外邊搏命廝殺,圖的不就是一個封妻蔭子李夫人難道不是魏國公的妻室,沒有給魏國公誕育兒女嗎”
說到此處,皇后的臉上已經平添了三分冷意“她是原配妻室,你是繼室夫人,論資排輩,當然該是她在先,你在后,唐夫人也是大家出身,難道連這都不知道嗎”
唐氏知道,皇后雖然向來慈和寬厚,但是對待如她這樣年輕丈夫許多、容貌嬌艷,又出身不俗的內眷,是沒什么好感的。
因為如同魏國公這樣,在妻子辭世之后再娶的是極少數,更多的還是一朝得志之后就拋棄了糟糠之妻,迫不及待的迎娶了一個家世既好、又嬌嫩可人的新妻進門,滿足自己私欲的同時,也比那些大字不識幾個的黃臉婆更能裝點門面。
而這樣的人,皇后向來都是深惡痛絕的。
她從來不掩飾這一點,甚至公然規勸皇帝“連糟糠之妻都能拋棄的人,還能指望他忠心于君主這樣毫無恩義之情,今日因利而來,以后只怕也會因利而散”
皇帝是很敬重皇后的,聞訊之后便下旨申斥此事,令那些人迎回原配妻室,又各有懲處,此后朝中后院風氣為之一正,雖然許多功臣們還是免不了寵愛新人,但到底比之前收斂許多了。
而在那之后,皇后親自決定了誥命夫人們的名單,又親身參與了爵位傳襲制度的擬定,也是在國家法度上給予原配妻室和她的兒女們以最大的支持。
唐氏的屁股坐在繼妻們那邊兒,當然看皇后這樣的黃臉婆不順眼,但她無疑是幸運的因為李氏的的確確已經死了。
更加幸運的是,李氏只生了一個丫頭,沒有兒子。
他日魏國公身故,這公府的下一任主人,必然是她的兒子
唐氏不無得意的想,從這方面來想,她倒是應該感激皇后幫著敲定了嫡子繼承爵位的制度呢。
然后就聽皇后說“你既然是魏國公府的女主人,那就該拿出一個女主人該有的氣度,現下天下平定,也該把李夫人的女兒接回來了,是不是”
唐氏聽到這兒,心情一下子就壞了。
只是不敢在皇后面前表露出來,只得恭敬應聲。
而待到回府之后,卻盤算著想法子拖一拖,亦或者
從那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到京城,堪稱是路途遙遠,誰知道路上會出什么事
半路病倒,直接一命嗚呼了,那也怪不到她身上啊
唐氏還沒想好是拖還是想辦法除掉那個眼中釘呢,忽然間接到消息,人已經到家門口了就說她該不該生氣吧
但是沒辦法啊。
來都來了,也不能再把人攆出去啊。
徐倩茂和完全不熟的家人們見了面。
爹是個身量高大,相貌平平的中年男子。
繼母很漂亮,非常漂亮。
擱在后世可以出道的那種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