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此處,朱元璋眸光微冷,語氣森森“也順道看看,有沒有摻雜如同胡惟庸之流一般心懷不軌的人啊”
空間里的筍人們“”
啊這。
朝堂上的打工人們,你們都自求多福吧:3」
朱元璋離京有些時日了,重臣們處置過的奏疏也堆積了半間屋子那么多。
這要是換成旁人,八成得打怵,可朱元璋是誰
當代第一卷人,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肝上長了個人
朱元璋吩咐傳召參與處置奏疏的幾名重臣在書房外的偏室靜待,自己則大馬金刀的落座,嫻熟又迅速的開始核查面前一份份奏疏是否處置的妥當合理。
還不忘尋了張白紙,將幾名重臣的名字一字排開,寫在上頭。
有處置的合自己心意的奏疏,瞧一眼是哪兩個人經手的遵從權力的制衡和監督,每份奏疏都要有兩人翻閱署名才行便在其名字下邊用紅筆給“正”字添上一畫。
要是有不合心意,甚至于對方故意春秋筆法、糊弄自己的,就在其名字下方,用黑筆給“正”字添上一畫。
碰見不明白的,馬上傳人過來詢問。
幾位重臣起初還不知道皇帝意欲何為,等察覺到之后,卻是神色各異。
問心無愧的,此時自然滿面坦蕩,而自知處置有失偏頗的,心下便難免惴惴了。
如是等到二皇子、三皇子帶著自家兒子,皇太子妃帶著朱棣過來的時候,正趕上朱元璋發飆的第一現場。
“朕是信重于你,才把朝政委托給你,如今你就是這樣來回報朕的信任的嗎”
“好個喪盡天良的畜生,敢欺君罔上給我扒了他的官服,拖下去,五馬分尸”
“什么怎么處置抄沒家產舉家流放”
“還有暗地里跟他通風報信的那幾個內侍統統給我拖到殿外去打死讓所有負責這事兒的內侍都去看著”
二皇子跟三皇子在外邊聽著,都不由得起了一身的雞皮疙瘩。
他們尚且如此,就更別說幾個孩子了。
平日里在自家府上金尊玉貴的長大,乳母也好,保母也罷,全都是一水兒的溫柔面孔,連大聲說話都不會的。
陡然聽見如此暴怒的咆哮聲,都顯而易見的有些瑟縮。
除了朱棣。
他不僅不害怕,還很想伸頭去看看熱鬧。
呼吸著這仿佛蘊含著火藥味兒的空氣,朱老四感覺就像是回到了家一樣親切。
他甚至于迫不及待的想要見一見老爹了。
他鄉遇故知兒子,哪有比這還幸運的事兒,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