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下令把九皇子扣住。
得虧他好歹是個皇子,這才用了個“扣”字,像于氏跟于母,乃至于陳道婆,這會兒都直接關進大獄了。
皇太子妃向來是不太管束他的,畢竟這孩子打小就聰明,處事上極為靈光。
只是在聽說他在九皇子府上生生把他九叔打翻在地,繼而往人家肩胛骨上釘了個釘子完事兒之后又生生給拔出來了,還是溫聲責備他幾句“好歹是你九叔呢,也不怕落人口舌。”
朱棣不以為然道“他是皇子,我是太孫,這有什么。”
皇太子妃有些無奈的嘆了口氣“你這孩子呀。”
真不愧是在老爺子身邊長大的,爺孫倆活脫兒就是一個模子里印出來的。
不過這樣也好。
皇太子妃心想,向來皇帝與儲君的關系都是微妙的,但太孫就不同了,老話說隔輩兒親不是
這小子有時候行事雖然沒有章法,但老爺子寵愛他,又欣賞他的果決,他干什么都拍著手說好,也不得不說是別人求不來的福氣。
又盤算著要趁著老九犯渾,主動跳出來打樣,好好的整頓一下家風。
老爺子上了年紀,老太太又走得早,她就算是這個家的女主人了,往后的日子還長,總不能是按下葫蘆浮起瓢,沒完沒了的救火吧
還是得定個章程才是。
又怕老爺子護短老九犯的事兒畢竟跟老六不一樣,相對來說,傷害性只局限在了九皇子府內部。
朱棣這會兒正坐在地上玩沙盤,看北方的地形演練軍陣,見她憂心,不禁笑著道“娘,您只管放心,皇爺爺才不會護著他呢”
皇太子妃是真的奇怪“你怎么這么肯定”
老爺子的心思,她這個大兒媳婦也能粗略的猜一猜,但真正要說拿住老爺子的脈,還得是這小子。
才幾歲大啊,偏就跟老爺子肚子里的蛔蟲似的,就算是聰明,也不能聰明到這程度吧
皇太子妃也是納了悶了。
朱棣哈哈笑了兩聲,神秘兮兮的保留了真相。
因為這不是第一世做父子誤了啊
且他也知道,老頭子嘴上不說,在知道榮養宗室政策最后間接性拖垮了大明之后,心里邊還是很不是滋味的,讓他重新回到洪武年間,只怕也不會再奉行從前的政策了。
更何況是這個世界呢。
這會兒九皇子擱這兒上演一出無腦丑劇,不拿他開刀拿誰開刀
死一個肆意妄為的親王,聊以警醒宗室,清除百年后極有可能會重演的亂象,保社稷安寧,老爺子怎么會舍不得
果不其然,過了幾日送信的人回來,也帶來了朱棣意料之中的回復。
殺
朱棣第一時間持著老爺子的手書去問九皇子妃。
彼時后者還在坐月子,多半的應答,都是安國公夫人做的。
朱棣先是禮貌的問候了叔母,繼而開門見山,點明主題“皇爺爺已經回了信,如何也想不到自家會出這樣的孽類,他老人家前腳離京,就有人敢在王府中行巫蠱之事,且這么做的還是他的親子,實在是令人痛心疾首”
安國公夫人精準的抓住了那要命的四個字。
巫蠱之事
向來沾上這幾個字,別說是親王,即便是皇后太子,也不會有好下場
皇太孫清楚明白的向她闡述了九皇子的既定下場,且是以親自前來的方式,向她表達了誠意。
因為人心是易變的,備不住過幾年皇爺就開始后悔這會兒處死了親生兒子呢。
皇太孫最穩妥的辦法,其實是派一個心腹過來,這樣既能成事,若干年后事態有變,也能把人拋出來頂鍋。
但現下,他卻選擇親自前來,不能不說,是極有擔當的做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