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徹扎根基層,結結實實做起了嗇夫,魏不疑抱著佩刀在旁邊給他做護法。
縣令來自長安,知道他的身份,雖然不欲暴露,但看了他的來歷之后,還是故作訝異的道了句“原來是董生的弟子。”
又吩咐左右“不要看他年紀小,就欺負他,董生弟子遍天下,備不住什么時候,就有貴人想起這個師弟了。”
左右唯唯。
因此待劉徹便略客氣些,起碼沒了給新來的毛頭小子一點顏色看看的想法。
劉徹做了一名官吏最底層的鄉嗇夫,負責操持的工作就是征收賦稅,早先騎著從長安一路過來的那匹馬,也留在了洛陽令那兒馬匹這種戰略物資,哪里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鄉嗇夫可以擁有的
縣內轄有七鄉,劉徹在離縣衙最近的那個鄉做嗇夫。
鄉下邊的建制是里,里之后是亭,劉邦曾經便是泗水亭長。
換言之,對長安的大人物和列侯來說,鄉嗇夫是個芝麻大小的人物,但是真的放到底層去,已經是相當了不得的地頭蛇了。
當然,前提是鄉嗇夫自己得立起來,別叫人拿捏把控住才好。
劉徹有著高屋建瓴的前瞻性眼光,但真正到底層去做事卻還是第一遭,手底下的人倒是有聽話順從的,但更多的是陽奉陰違。
花錢買了頭驢騎著下鄉走動,有誠惶誠恐的,也有表面敬奉,實則不拿他當一回事的。
他跟筍人們討教經驗“這咋整”
李世民說“別看我,我沒當過這么小的官兒,真不懂”
朱元璋跟李元達起于草莽,毀壞倒是很有一手,但底層建設還是算了。
最后所有人都把目光集中在嬴政身上。
嬴政略有些詫異的一抖眉毛“怎么,你們覺得我當過嗇夫”
筍人們“”
得了,從頭做起吧
劉徹苦中作樂的想,治大國若烹小鮮嘛,都是小事兒。
給縣令寫匿名舉報信,挑動起敵對勢力內部的嫌隙。
依照法令,將自己隊伍里吃里扒外的把控住,當眾打了十棍立威。
拉一波兒本土勢力,承諾跟他們締結合約,把另一伙兒打垮。
扶持一波兒新的勢力,選幾個有眼力見的來自己手底下做事,再用他們打垮前一波兒。
最后再向隔壁鄉的同僚求助老哥,弟弟這邊兒缺人手呢,有沒有興趣推薦幾個人來做事
讓外力勢力涌入本鄉,平衡自己提拔起來的新生勢力。
一整套流程走完,整個鄉幾乎都成了他的掌中之物,別說是底下征收稅賦的吏員,連鄉長都被他給架空了。
緊接著劉徹就開始以嗇夫之名操持別的事情了。
本地勢力厚贈的金銀,除了吃穿嚼用,一半拿出來資助孩童讀書,另一半拿出來征發徭役,整修鄉內的道路。
別處的鄉長和嗇夫聞言都驚呆了。
欽佩之余,又含蓄的勸他“還是要留下一些錢貨,以備來日,畢竟你尚且年輕,還未娶妻,不知道養家糊口的難處”
劉徹笑“千金散盡還復來,有什么值得惋惜的呢”
眾人大為驚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