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開始時候的一點小小的不愉快,這場宮宴舉辦的相當成功。
皇帝喝了很多酒,八皇子也喝了很多。
宴席結束之后,皇帝令內侍將八皇子送回他自己的寢殿,又叫點到即可、此時還保持著清醒的皇長孫送同樣醉醺醺的自己回寢殿歇息。
轎攆之上,他斷斷續續的問孫兒“你怎么沒喝醉”
劉進畢恭畢敬的回答道“酒能助興,也能斷志,少年人應該有所克制。”
皇帝聽后笑了,臉上的紋路因此更加深刻起來。
他沒說這樣對,當然也沒說這樣不對,而是靠在隱囊上,就著酒意打起了呼嚕。
到了寢殿外后,劉進小心的將祖父喚醒,攙扶著祖父進殿,服侍他脫掉了鞋履,上床歇息。
將要離開的時候,忽然間又聽見祖父含糊不清的叫了一聲“進兒”。
他趕忙轉頭回去“祖父,您有什么吩咐”
卻見皇帝躺在塌上,眼眸閉合,光線昏暗,看不清他的神色,連帶聲音也是模糊的“規則,是用來約束臣民的,為皇者不可以畫地為牢。”
劉進心頭猛地一震。
他瞬間意識到,這是祖父在提點自己關于今日他以為的父親明顯出格的行徑。
他慌忙跪了下去,鄭重拜道“是,孫兒記住了。”
皇帝含糊的應了一聲,緩慢的擺了擺手。
劉進見狀,便放輕腳步,小心翼翼的退了出去。
到了殿外之后,才發覺自己居然生了一背的冷汗。
并不是因為懼怕,而是因為思維顛覆所帶來的的震驚。
規則是用來約束臣民的,為皇者不可以畫地為牢
初聽時心生震顫,細細思量之后,陡然有醍醐灌頂之感。
欣喜后知后覺的到來。
盡管他從小就被祖父撫養,盡管他是父親的嫡長子,但有史以來,這還是祖父第一次明確的告訴他你以后也會如我一樣為皇。
對這個十來歲的少年來說,這是莫大的認可。
劉進強行抑制住自己的興奮,直到到了母親面前,四下無人時候,才終于稍稍顯露一二。
“母親,您知道嗎”
他臉上同時顯露出勃勃的生機和與之不相上下的野心來“我原先還擔心祖父會為父親今日的行徑而動怒,一直提心吊膽,沒想到方才送祖父去歇息時,他卻說”
寢殿內掌著燈,皇太子妃正在織布。
這是漢室的習俗,皇后要親自養蠶取絲,效仿民間女子,勤于桑事,以為天下表率。
而皇后已經上了年紀,眼神不如年輕時候好使,雖然也還在養蠶織布,但是大半的任務卻已經轉移到皇太子妃這個未來的大漢國母身上了。
皇太子妃是個沉靜又不乏聰敏的人,接過這擔子之后,便兢兢業業為之,時間久了,閑來無事的時候她也總喜歡坐到機杼前來。
這叫她覺得安寧,也間接的可以整理自己的思緒。
此時聽兒子說了這些話,皇太子妃短暫的停下手上的動作,對著兒子明顯難掩興奮的面龐看了一會兒,卻是發出了一聲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