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順利拿天子行在,繼如先前舊例一般開始重建工作,看似尋常,實則卻是真正意義上的另一個開始。
舊的統治階級徹底坍塌,新的秩序該建立起來了。
世人尤其是南都舊人,乃至于官署上下難免會有所揣測,私底議論紛紛。
帝位毫無疑問該是李節度使的掌中物,作為他的第一心腹兼左右,許景亨保底都能做個宰相,至于勛爵,大概率是國公,而除此之外呢
外邊議論的十分熱絡,無非是節度使上位之后會不會追封那位曹氏夫人,乃至于是否會重新選秀,挑一位年輕且身門的貴女入主后宮,還有人津津樂道著李氏的內宅,嘀咕著講說不定會把李英茜之夫郎的生母扶正
李氏,亦或者說李元達本人,對于坊間的這些議論始終保持著一種寬容的態度,實際上,民間最感興趣的始終都是這些八卦,真正觸及根源利益的部分,是沒有人會堂皇之的講來的。
越是明根源利益所在的人,便越知道該在這時候保持沉默。
那就是節度使必要做皇帝,那他的繼承人,新朝未來的儲君,又會是誰
很多人猜想是李英茜之夫郎。
因為如今李節度使諸子之中,唯有他是親生的。
有人猜測是李平,因為他看起來最肖似節度使,能征善戰,作風硬朗,可是該柔軟的時候又足夠柔軟。
甚至于還有極少部分人覺得,那位六小姐近來,可是風頭正勁呢
只是持有這說的人很少。
畢竟,六小姐她可是個女孩兒啊
但不管怎么說,看似平靜的水面之已經起了波瀾,曾經鐵板一塊的李氏乃至于南都的文武官員,不可避免的要做一個選擇了。
有選擇做純臣,不摻和這些事情的,也有進行投機,選一位少主注的。
李元達明了底人的心態,也沒打算制止這本就是人性的一部分,實在不必太過苛責。
他時正跟許景亨在一處,盤賬似的商量著新朝建立之后該當如加封一干舊人。
李元達口述,許景亨執筆,把南都的老人們數的差不多了,最后才說許景亨這個執筆人。
無需李元達開口,許景亨就自己給自己寫上了“尚書右仆射,爵國公嘖,還得想個號才行。”
李元達就在這時候笑了起來“國公未免小,不足以酬功,還是郡王吧。”
許景亨也不與他客,當從善如流“好,那就郡王”
末了又短暫的停筆,誠懇道“我兩個兒子資質平庸,至高為一地刺史,你不要因為我的緣故過高的擢升他們,這不是加恩,反是害了他們。”
李元達注視著他,點頭應了“好。”
許景亨松一口,很快那一頁掀過去,神色如初道“后宮眾人如”
李元達早就有了主“我沒有立后的打算,曹氏也已經與我和離,無需追封。生母為皇太后
,無需贅言。蔣氏的婆婆冊德妃,小六的母親追謚淑妃,杜氏冊為賢妃,方容的母親冊惠妃,剩無所的也都根據資歷給個位分,也便是了。”
許景亨微微頷首,并無異議,翻過這一頁,神色顯易見的鄭重起來“接來要封的,便是諸王乃至于公主們。”
重點自是諸王。
他問“你可要以爵位區分義子與親生子”
李元達笑道“打天的時候叫人好兒子,打完天拍拍屁股就叫干兒子那我成什么人了”
他大一揮,毫不遲疑道“不分親疏,統統封王”
許景亨顯早有預料,微微一笑,繼問“那大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