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覺得自己早該想到的。夫人一個人支撐家業,養著這么多人,她們早該伸把手的。
都怪老爺占著位置不干活。白當一個讀書人了。
她們都指望老爺去了,結果老爺啥事兒都沒干成。人就這么走了。
走了也好。
如今日子舒心了。
謝夫人也突然感慨起來譚玉的離開。倒不是想念他,而是因為惦記著開年的考試。
開年二月開始考縣試了。
過了縣試和府試,才能算童生,這才是正兒八經的讀書人。
童生才有機會參加秀才考試。
因為譚玉的離開,孩子們都耽擱了。
“若是老爺晚走一年,也是好的。”謝夫人感慨。
姨娘們聽著謝夫人的感慨,嘴里都跟著附和,“是啊,誰說不是呢”
但是內心深處,都在竊喜,老爺走的時間巧、好、妙
若是老爺沒走,她們今年這年夜飯是吃不下去的。
謝來安慰道,“母親您別擔心,我們這四年不飛則已,來日必定一飛沖天。一口氣考完縣試、府試、院試,直取秀才功名。”至于徐夫子說的鄉試,他就沒夸海口了。
話說大了讓人笑話。
但是他這話也讓除了葉姨娘之外的家里人側目。
瞅瞅,一個虛歲才十歲、實歲才八歲的孩子,一口氣要考個秀才。
但是緊接著,來祿也保證了,“孩兒也爭取考上功名。”
來壽有些吃不下了,老四老二這樣,讓他壓力很大啊。
來壽“孩兒一定會成為有能力的人。”
桃花看著弟弟們這樣爭氣,心中與有榮焉。高興的桃腮泛紅。
杏花心里感慨著,要是女孩子也能考科舉就好了。哪怕只是下場而已。她不求考上啥,只求有個盼頭。
讀書之后,杏花越發覺得對女子不容易了。兄弟們可以憑著學習,考個功名,日后飛黃騰達。而女子呢,能通過什么改變自己
唯一的途徑似乎只是嫁個好人家。
杏花心里失落。
來福則是欣慰又辛酸。覺得自己這個當哥哥的,承擔那些壓力,也是應該的。
只是又很羨慕弟弟們。
這頓飯,謝夫人和姨娘們都吃的高興極了。首先是孩子們個個有雄心。有大志。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謝夫人發紅包了。
每人都有,見者有份。而且還不少。
葉姨娘拿在手里都覺得壓手了。
她屋里人多,紅包也多。頓時覺得自己厲害。
守了歲之后,各自回房,謝來他們就把紅包上交了。平日里要買啥,都是葉姨娘添置的,這些錢自然得姨娘管著。自己的小金庫只能存一點點零花錢。
葉姨娘把這些都擺放好,然后給孩子們看她放銀子的地方,分別是用三個盒子裝起來的。
每個人的都做了記號。
“這都是以后給你們成家用的。特別是桃花和杏花,年紀也到了。我可要趕緊給你們多存錢。”
桃花紅了臉。
杏花道,“我不著急,反正還有三年呢。”
“這可由不得你不著急,等時間到了,媒人肯定要上門來的。我到時候給你們好好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