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來倒是不擔心,直接回了房里。
他如此有底氣的原因自然是因為母親。
謝來雖然沒說,也裝作不知道,但是心中確認,他爹沒死這事兒,母親定然是早知道的。
想想他對母親這些年的了解。她做事謹慎,周到。當初他爹走的時候那么大的事兒,她定然是要確認的。
可當初竟然連棺材蓋都沒開過。
如今想起來,那時候,她應該是故意的。
謝來不知道其他人有沒有懷疑,有沒有往這方面想。但是大家都不知道,那他也就不知道的樣子了。
畢竟母親對此事是否早已知情并不重要。
因為母親當年此舉,確實也是造福他們這些孩子,還有姨娘們。
一個逃掉的贅婿留下的姨娘和孩子,可想而知外人會如何想。
如今這局面,是對他們最好的局面了。
剛回到房間門口,就看到來祿在發呆。
“二哥”
“老四。”來祿看向他。
謝來道,“你咋看起來不高興”
“不是不高興,是想不通。”
謝來咯噔一下,有了點陰影了。
因為每次來找他的人說想不通的時候,他但凡一開導了,第二天基本上看不到對方的人。
還好,二哥應該不會走。他開了房門,請來祿進屋說話。“有什么好想不通的”
謝來現在說話都小心翼翼的,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來祿嘆氣,“今日母親問我們態度的時候,我當時第一反應就是不認。不管以后站在我們面前的是真爹還是假爹,我都不認。他不配當我們爹。生我們的是姨娘,給我們吃喝,供我們念書的是母親。他什么都沒做,還要給家里惹麻煩,最后一走了之。給我們留下偌大的亂攤子。我們憑什么要認他”
謝來道,“沒錯啊,我也是這么想的。”
“可書上又叫我們要孝順,孝大于天。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你說,說這些話的人,可有遇上我們爹這樣的爹可身處我們如今的環境”
謝來覺得驚呆了,他二哥以前一個書呆子,竟然能有此問。這是被譚玉刺激醒了啊。他的思想在和所學的教育發生碰撞。
來祿突然激動,“我恨他,不想認他,卻要在心里譴責自己違背了孝悌之義。”
他拍著自己的心口,“若是可以,我真想當著他的面告訴他,我就是不認他。不要他這個爹可我不敢,我只能偷偷的不認,我還要告訴我自己,謝來祿,你不孝。”
謝來知道,來祿這是良心不安了。
這個良心的對錯標準,就是他所接受的正統教育。是這個時代對于孝的重視。
書本上讓他無論父母如何,都要孝順,敬愛。可真實的來祿并不想認這個父親。
謝來看過這種新聞,比如渣爸年輕的時候和人跑了,自己被媽養大。結果渣爸老了沒人管了,回來要求贍養。
哪怕是在新社會的網絡上面,都會出現辯論,更何況是在古代,接受教育的來祿。
只是這次辯論的不是別人,是來祿內心的兩個自己。一個是接受君臣父子教育的來祿,一個明辨黑白的來祿。
血緣與父子關系,就是這樣說不清楚道不明白。
謝來能夠如此淡定,只因為他心中從來不覺得譚玉是自己親爹。
可謝來怎么勸呢,這些話都傳多少年了。
“二哥,我不知道如何說,反正我認為,在我心中最重要的是家里人,凡是傷害到咱們母親和姨娘的,都是敵人。對待敵人,我們不用想太多。你若是實在想不通,就只當那就是個假的。譚家找來騙咱們的。真的那個早已化作一捧黃土了。”
謝來突然想起什么,道,“走,咱去給他上香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