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會兒李知縣都不知道怎么收場了。他沒想到,那個十三歲的小兒不止中舉了,竟然還是頭名。
他琢磨著,自己在這里也干不了兩年要換位置了。索性就在走之前收點兒禮,做個順水人情的事情。
誰知道中間出了這問題。
縣丞立馬幫著出主意,懸崖勒馬,為時不晚。
他們倒是不怕頭名舉人。
因為哪怕是個頭名,他也只是個舉人,還不是官。縣令怕的是這頭名舉人多半是要被上面一些主考副主考的給看上。這些人可都是了不得的人物。
到時候這孩子在那些人面前隨便一句,縣令覺得自己這位置可能就不保了。
怎么懸崖勒馬
這都去挖墳了。要是真的沒挖出來
縣令一想,也不對,要是真沒挖出來,這小解元自然也要背負不好的名聲,也就沒以后了。
他這邊剛松口氣。就聽差役來報,“大人,已經確認過了。棺木中有尸體。且經過辨認,正是謝家的贅婿譚玉。”
李縣令愣了一下,立馬拍桌子,“好啊,竟然敢誣告去,把那譚家人給捉拿回來”
縣丞道,“大人,這喜報何時送去這可耽誤不得,否則府城得追究。”
“當然是立即就送。順便把本官的賀禮送上。邀謝舉人來府上吃宴。”
縣丞趕緊立馬就去辦這些事情。安排人敲鑼打鼓送喜報,
這次和上次報喜不一樣,以紅綾為旗,金書立竿,要讓人都知道縣里出了個頭名解元了。
于是很快,兩班人馬從縣衙出發。
一邊是去抓人的差役,一邊是去報喜的差役。兩邊人打扮都不同。抓人的這邊拿著鐵鎖刀棍的,報喜的則是腰間扎著紅綢,歡歡喜喜的去了。
謝家的祖墳這邊,絕望的譚有為和譚家兩口子,被謝家村的人給趕出了謝家祖墳。
衙役們草草的蓋了譚玉的墳包,就和謝夫人以及謝來打了招呼。已經讓人去回稟縣令大人了,明日還要謝家人去一趟,結案。
謝夫人紅著眼睛點頭,讓人把衙役們送走了。
謝家村的壯丁們繼續講墳塋加固,姨娘們哭哭啼啼的給老爺燒紙錢。
謝來復雜的看向墳地,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只覺得幸好他母親運籌帷幄。
“母親,這事兒不能這么算了。”
謝夫人道,“你準備怎么做”
“我祖母不是被餓死了嗎,我都懷疑他們是故意不想贍養祖母,也去告他們一下。”這種事情,民不舉官不究。譚家村的人估計是不想丑聞鬧出去,便只把人趕走。謝來本來不想管,但是如今譚家大房這是自己撞過來了。就別怪人也以牙還牙。
謝夫人搖頭,“你是讀書人,少摻和這些。你還小呢。”
謝夫人希望孩子成才,但是也不希望孩子過小的去接觸這些事情,“以后你是要干大事的人。等你成才了,這些小事,自然有人替你辦了。”
此時,謝家村的族老們則商議著,要去找譚家村算賬。
被欺負的墳地都被挖了。這可真是太過分了。
贅婿譚玉都死了,譚家的人還不饒不休的,這欺負謝家村沒人嗎
再則謝家村的人也想多籠絡謝家。這種時候出頭,自然是最合適的。
他們召集壯丁,拿著鋤頭農具,就準備出發去。
還未離開,就聽著一陣敲鑼打鼓的聲音傳來。
有人從村頭跑,“有衙差來啦”
又來了
族老們不淡定了,趕緊往那邊迎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