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來收了禮,卻沒提拜師的意思,反而說了一番表忠心的話。
眾位學子都看著他,有些摸不清楚他的想法。
這是年紀小,沒弄懂兩位大人的意思
還是真的太傻了,一個都不站
這樣一來,兩家都不可能再收他當學生了。畢竟誰也不希望自己的學生惦記著另外一邊。而且不止這一次,謝來以后也可能機會渺茫。
除非再有比兩位大人位置更高的人看中謝來。否則其他平級的大人們是不可能再來收謝來這個學生了。
一是可能會被拒絕,二來若是沒拒絕,豈不是打了兩位大人的臉面眾位舉人們發現,太優秀了也不是一件好事。
知府大人都嘆氣了。為何不干脆選一邊,好歹以后也能站一邊。現在好了,兩邊都沒站。
李翰林和盧學士也是沒想到此人會這樣選擇。他們不信能夠考中解元的人,連這點領悟能力都沒有。這是一個都不要
不過,這也比想要同時選他們當老師要好。否則他們只會覺得自己看走了眼。甚至還微微的松了口氣。
因為剛剛確實有幾分沖動在其中。
若是這解元選了另外一邊,可真要把臉都丟了。
只是可惜了這么好的學生,就這么沒了。
盧學士不怪謝來,只怪李翰林從中插了一腳,才讓局面變成如今這樣的。
而李翰林則也怪盧學士,此人實在是手太長,心太貪。
看看,把這小解元嚇成什么樣子了。
不過李翰林沒放棄,不拜師就不拜師了,日后若是真的考中進士,進了朝堂。作為寒門出身的一份子,總是和他們這邊更親。
李翰林笑了起來,“謝解元小小年紀,如此忠君愛國,本官欣慰。這印章果然沒送錯人,希望你日后勤學苦讀,早日高中進士,也好早日為朝廷效力。”
謝來躬身,“學生謹記教誨。”
盧學士自然知道李翰林心中所想,他勸誡謝來,“竹乃君子,寧折不彎,希望你日后不枉初心。”他實在不愿意謝來變成司馬丞相那邊阿諛奉承,蠱惑君主之輩。
“多謝學士大人提點,學生必定時刻銘記。”
謝來覺得自己現在一個都得罪不起。
其他人看著謝來這待遇,心中羨慕且嫉妒。
不過謝來一個都沒選,這結果也讓他們放心。
特別是齊志遠,心中總算平衡了,就怕這謝來有了靠山,日后對自家不利。今日這謝來算是自絕前程了。
后面盧學士又點了幾名青云書院的舉人,意思意思的夸贊了幾句。
李翰林也不甘示弱,點了幾名出身不怎么高的夸贊了一番。
知府大人樂得看戲。
反正他所在的派系,不需要從寒門中找人。
事實上,在司馬丞相崛起之前,這頭名一般也輪不上這些寒門子弟。都是內定的的士族子弟。后來才慢慢的,提拔了許多寒門,這些寒門子弟成為科舉考試副主考,主考,也慢慢的打破了規則。
反正若是知府大人來定頭名,他必定是要定一高門子弟。
高門子弟在為官之路上,具有天然的優勢。有了頭名之名,對其才能有幫助。
這場宴席氣氛倒是比上次要好。
兩位大人臨走前,又看了眼謝來,心中不無遺憾。
謝來則是大大的松了口氣。
幸好成了香餑餑,好歹是能有個借口給退了。眾人也只會當他為難,并不會過多追究。
若是只有一邊來招他當學生,他不接受,只怕都要說他腦子有坑。順便還要得罪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