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福和謝來他們的商隊直接去的南方。
以前趕考的時候,謝來覺得古代出行真不容易,去一趟省府就那么辛苦。這次才知道那才到哪里啊,這次才是實打實的體會到了交通的不便利。哪怕是有馬車,人也顛簸的受不了了。
來福哥還沒坐馬車呢,坐在外面的沒有棚子的貨車上面,迎著冷風呼呼的吹。依然在和其他人說話。
因為來福說了,這商隊是剛組建的,要和大家打成一片,以后才好說話。要是趕路的時候自己坐自己的馬車,只會讓人覺得他清高,等真的做生意的時候,別人也不會和他交心。
這都是之前學來的經驗。
當然,謝來是不需要這樣的。
因為謝來的身份就是跟著來福一起出來游學的書生。讀書是最要緊的事情。
謝來為了減輕自己的辛苦,就躺在馬車里面,進入學堂里面學習。
云老師和徐老師這才知道他竟然出遠門行走了。
徐老師是不希望自己的學生到處跑的。他覺得學問就是多讀書。
云太傅則覺得外面危險。就這么老老實實備考就行了。
這也是貴族家庭培養孩子的思想。
他們不需要親自管理庶民,只需要掌握著上層的資源就行了。下面的事情自然有下面的人去辦。不需要他們去知道百姓疾苦。
謝來就和他們解釋,“在家里待著,我除了書本,什么都不懂。十三歲是這樣,十六歲甚至六十歲也是這樣。區別只在于讀了多少本書。而書是別人寫的,正確錯誤我都沒法分辨。我要自己有明辨是非,明辨真假的能耐。”
兩位老師也意識到,自己的學生是能吃苦,也敢吃苦的好學生。和自己以往教的學生是不一樣的。
而且謝來已經出門,便也不再多提。
只告訴他,若是遇到什么困難實在解決不了,可以來課堂上找他們,他們可以幫著出主意。
謝來道,“多謝兩位老師。”
他又問兩人關于天書的事情。
云太傅道,“待天書都翻譯完之后,就挑選族里合適的子弟研學。來兒啊,等日后你考完科舉了,倒是也要學一學。聽說你并未學這些那很不好,你既然認識天書,那就不要浪費這樣的機緣。要學習天書中的奧妙。”
謝來聽著頭皮發麻。
讓他重新學理科
徐宗元也是這么個意思。因為謝來是二人共同的弟子,日后天書由他繼承是最合適的。也是繼續延續兩邊友好關系的紐帶。
只有關系好,才能在學業上面進行交流。
所以謝來學天書還是很重要的。
謝來含糊的應了,并且以自己要念書為由,趕緊躲去了馬老師的課堂。
白天馬老師是不在的,謝來就在他這里念書學習。
晚上寒風瑟瑟,謝來就發現他們竟然都沒找到住的地方。
一問才知道,已經經過了幾個城鎮了。但是沒法去住。因為他們這樣的商隊進出城里都要交錢。給不起。
謝來道,“不是沒有商稅嗎”
沒錯這也是謝來對這個皇朝很不理解的原因。這個皇朝瞧不起商人,但是也很厚待商人,竟然不用交稅。
所有的稅收都壓在了地位比商人高的農人身上。
難怪越來越窮。謝來把這一點不合理給記上了。
來福道,“是不用給朝廷交,但是當地可沒少收。”
謝來知道了,這是伸手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