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重要決策談完了,最后又提到了一點在孫知府看來并不重要的一點,就是為百姓開言路。
謝來聞言,“此乃重中之重。若是言路暢通,讓百姓有伸冤之路,也能對那些宵小之輩起到震懾作用。也能讓大人及時知道百姓的心聲。比如這瓷器所,若是有讓百姓發聲的地方,那就不一樣了。”至于說中途會不會有人捂嘴,他也只能攤手了。這是無法避免的。
孫大慶道,“爹,謝兄說的對,我若是早點知道,也不會給他們這幾年發展了。”
孫知府摸著胡子,半天沒表態。
他心中也不是全無想法,謝來每說一部分,他都會考慮利弊。
然后才決定是否接納。
孫知府道,“本官在想,無緣無故就搞市場,損害瓷器所的利益。那些人會如何想”
謝來道,“學生大概有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
“什么辦法”
謝來道,“他們也是要依靠這些行商來將貨物賣出去。若是行商提出不滿呢這便是合適的理由。”
孫大慶道,“自然是不滿的,不過他們真的不知道被瓷器所坑了銀子嗎”
謝來搖頭,“我問過兄長,他們心中其實也是明白的。之所以考慮這里,一是大人修了路,減少沿途損失。二來是因為,這瓷器所雖然要價高,但是對于一些新入門的行商來說不容易被人騙太多。所以很多剛學會走商的人,都會選這里。家兄也是這個緣故。除此之外,這里的市場并不如其他地方的瓷器市場繁榮。很多人熟悉市場之后,就會去別的地方。”
謝來覺得這個心態大概就像是在集貿市場淘貨,或者在商場明碼標價買東西一樣。
有經驗的人容易低價買好貨。沒經驗的認為了避免受騙,就會選著明碼標價。成了老油條之后,就會開始去淘貨。
孫知府道,“看來瓷器所的存在,也影響了本地瓷器市場。”
謝來道,“確實,學生認為在規矩之內,百花齊放,才能進步。”
孫知府看著他道,“今日你這一番話,確實給本官解決問題了頭緒。謝舉人既然是游學,不知道接下來準備去哪里”
謝來道,“并無確切目標。暫時是隨家兄一路前行,去往其他州府交貨。”
孫知府道,“既然不著急趕路,不如暫且留在本府。協助本官一同處理這些事物,如何”
謝來“”
孫大慶高興道,“太好了謝兄,你不如多此地留些日子。我們也好再多探討探討。”
孫知府道,“本官見你學識淵博,足智多謀,不如先在本官身邊擔任師爺一職。”
師爺就是沒有官職的文職人員,屬于當地主管官員聘請的幕僚類人才。謝來覺得相當于是私人助理。雖然沒官職,但是地位還是很高的。至少在這云州府的走出去了,還是有點地位的。
只是謝來印象中,師爺都是留著胡子的中年男士。
他
謝來站起來拱手,“學生恭敬不如從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