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大慶聞言,一時間也氣憤難當。
謝來見他為此事擔心,問道,“孫兄,你能不能回答我一個問題。”
孫大慶道,“當然可以,你隨便問。我必定知無不言。”
“你如此生氣,是為了被盤剝的百姓,還是為了你爹的顏面”
“這很重要嗎”孫大慶問道。
謝來點頭。
孫大慶摸摸自己的后腦勺,“應該是為了百姓吧,畢竟我爹是想當好官,讓百姓過好日子的。我自然也想讓百姓過好日子。誰知道遇到這些賊子。”
謝來頓時笑了起來,伸手拍拍他,“孫兄,我果然沒看錯人。”
“你為何突然高興了。”孫大慶道。
謝來道,“因為我發現孫兄與我志同道合。”
“什么志向”
“給老百姓伸張正義啊。”謝來道。
孫大慶聞言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啊,咱們不就是因為此事兒結識的嗎一起對付那些大瓷商,為那些被他們欺壓的百姓做主。”
謝來道,“沒錯,我們一開始就是因為志同道合而結識的。所以我們這種因為同一個志向而結識的人,是不是應該有一個貼切的關系”
孫大慶道,“知己不瞞謝兄,我早已將你當做我的知己看待。”
謝來嚴肅道,“我覺得應該叫同志。”
孫大慶囔囔的學了一句,覺得確實十分貼切,然后點頭,“好,同志這個稱呼好。同志。”
謝來聞言,忍不住發自內心的笑了起來,“孫兄是我的好同志。”他以前從來沒叫過這個稱呼,在這個世界第一次說出來,竟然覺得很親切。親切的甚至給他增加了點力量。讓他有一種自己的同伴遍布各地的感覺。
孫大慶道,“謝兄也是我的好同志。”
謝來道,“以后我要多發掘這樣的同志。因為靠我們兩個人的力量,只能幫助一部分百姓。以后人多了,我們才能幫助更多的百姓伸張正義。”
孫大慶十分贊同,誰不想多認識幾個談得來的知己同志呢若是能多結識幾位謝兄這樣人品與才學之人,他必然受益匪淺。
“謝兄說的對。”
孫知府調查的這些日子,謝來和孫大慶也沒閑著。依然在各處去走走看看,“游山玩水”
晚間謝來就回來寫記錄,寫自己的見聞,結合實際,思索對策。
當然也沒忘了溫習功課。時不時的根據當地的時政寫一篇策論。
不過謝來也知道,真的考試的時候是不能寫這些的。
當今的皇帝并不是明君,不會喜歡他這樣寫實的策論。
而是需要吹捧。
所以謝來每次都要寫兩篇,一篇是寫實記錄的策論,現實的讓人滿心憤慨。
還要寫一篇虛假吹捧的。數次讓他自己都覺得惡心。但是沒辦法,為了當官,惡心也得練習。多寫幾次,謝來發現自己這心態也穩了。
至少日后當著皇帝的面,夸贊太平盛世,歌舞升平的時候,他不會表現出厭惡的心情。
謝來每日忙碌學習的時候,孫知府這邊安排的人去各地調查,也得來了一些信息。
調查的過程并沒有謝來他們之前那樣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