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會兒謝來也不含糊,反正但凡是來幫忙的,送東西的,一概不客氣。
謝來也不打算找朝廷幫忙。就朝廷那幫子酒囊飯袋,哪怕朝廷撥款,也只是給他們抽油水的機會。最后落入江東的,能有多少吃虧的還是那些交了稅的老百姓。
朝廷要是給的多了,到時候還是要找百姓收。
而且來一些人指手畫腳反而還要增加困難。
不過謝來還是給皇帝寫了封折子,將這里艱難的情況添油加醋的說了。本已經極慘的,說了之后更慘幾分。這要是個有點良心的皇帝看了,必定是要吃不下睡不著的。
寫完這些情況,謝來又寫到許多人為朝廷分憂解難,千里迢迢支援災區。全耐陛下威儀四海,人心向著朝廷和圣上。
反正使勁兒夸了一番皇帝。希望求皇帝封賞這些人的時候,不會顯得突兀。
做完這一切,謝來就連夜啟程去江州,一刻也沒有停下來。
晚上在馬車里,他就進入課堂,聽了江林玉的稟報。
謝來在東州的兇名對江州起到了很好的敲山震虎的作用。
至少在這些天,原本消極的江州知府和當地的大戶開始賑災了。甭管是不是做樣子,至少是有些成效的。對當地老百姓也有一些緩解。
江州本地的同志會也組織好了工作,在江州做了很好的輿論引導。
所以哪怕謝來人沒到江州,但是名卻已經在江州百姓中間傳開了。
都知道知府大人和這些大商戶們突然積極起來,不是良心發現了,而是鐵面無私的欽差大人在隔壁東州啥貪官污吏,震懾宵小之輩了。
一時間,謝來人沒到,倒是被這些苦難中的百姓取了個謝青天的名號。
謝來得到這個榮譽,卻沒有高興,反而很感慨,“百姓們最是淳樸,但凡對他們一點好,他們就能真心相待。可惡的貪官污吏們,卻以吸這些人的血為食。”
謝來問道,“你們江家是何意”
江林玉緊張起來。“我雖做不得家里的主,但是也給家主提了提大人的威名。家里的長輩們如今只想求一個安穩,不敢和大人為敵。”
謝來聞言點點頭。他也不想走到哪里就抓到哪里。
要是大家配合,他也巴不得還是以賑災為主。
幾天之后,馬車到了江州府。和東州相比,江州情況要好點兒。
受災的面積也要小一些。
就靠近東州的一些地方受了災。
原本這地方好治理的,但是因為一直拖著,導致災民無處容身,只能到處流浪。又不想離鄉背井,就在江州府本地乞討。
這也給當地帶來了亂象。
這幾日知府也召集了本地的大戶捐錢捐糧,學著謝來搞起了以工代賑。
但是吧,這個錢最后竟然沒多少到工人手里。甚至最后只能喝一碗稀得不成樣子的稀粥,里面還要混著泥土和砂礫。能干活的都是一些壯勞力,辛苦干活之后發現竟然被欺騙,又知道青天老爺就離這里不遠,于是就鼓起勇氣,第一次來搞反抗。
當然,這其中也少不得同志會的人煽動。不搞出場面來,大人又怎么能正大光明的為你們討回公道呢
百姓們覺得這話太有道理。
所以謝來到江州府府城的當天,就遇到了百姓討工錢的畫面。
謝來看著送上來的粥,冷笑道,“真是抄作業都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