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來東州,這邊的變化已經不是一點了。流民們基本上去跟著李文進挖掘泄洪道了。
街上還是有粥喝,但是只有老弱才有資格去喝,強壯有力氣的人都是不被允許的。
謝來帶著這群流民進城。看到這和當初走的時候完全不一樣的東州府城,流民們都不敢相信。
當初走的時候,好多的人都餓得倒在了地上啊。
街道兩邊當時都被人睡滿了,屋檐下躺著的都是人。路過的時候,好多人伸手要東西吃。
當時看到那個場景,但凡是能動的,都不敢再待下去了。覺得再待下去就是死路一條。
否則誰又愿意背井離鄉的去外地討飯呢
東州府果然好了。
有人看到謝來一行人了,立馬跑了過來,“大人,您回來了。大家都盼著您過來呢。”
東州的百姓們都怕這位大人走了。然后狗官們又不干人事了。
謝來指了指身后的流民,“帶他們去安頓,先吃頓飯,然后該安排工作安排工作。住的地方還是安排在山上的棚屋。”
也幸虧天氣越來越暖和,否則住宿還真是成問題。
這些負責招工的小吏立馬去引導這些流民。
在謝來面前,他們態度表現的非常親民。畢竟上面有所好,下面自然要迎合。
在外歸來的流民熱淚盈眶,一個個跪在地上,“大人,多謝大人”
這些人激動的說不出話來。
這位他們曾經不信任的欽差大人,真的給他們東州撐起了一片天了。
謝來下來,將他們扶起來,“都別跪了,去吃飯。吃飽飯了就去抗洪修大堤,挖溝渠。東州是你們所有人的故鄉,要一起來治理。”
送走了這些流民,謝來才去大堤上看了看。
災民們的力量是巨大的,一方面是有吃的和銀子,另外一方面是因為這也是他們的家鄉,治水是為了自己,所以都很賣力。
有些孩子都在幫著用籮筐裝泥土,往大堤上運輸。
謝來一來,眾人都和他打招呼,他擺擺手,讓大家自己忙。
但是大家還是都看他。
謝來不在的這些天,東州的百姓們其實心里都不踏實。很怕他離開了。
畢竟這位大人來之前的日子和現在相比,實在差距太大了。大家都不想再回到過去那樣絕望的生活,他們希望能早日退了洪水,重新建設自己的家園。
現在他們也不信任任何人,只信任這位善心的大人。
謝來雖然沒過去和他們接觸,但是能感受到他們對自己的愛戴。那種眼神中的依賴,讓人心酸。
這個時代的百姓真的很容易滿足。
不說小康的生活了,能在災年的時候活命,能在平日里不用賣兒賣女,得兩餐溫飽,這就是他們能想到的好日子了。
哪怕這樣,也難以得到。
普天下的達官顯貴,又有幾個人把他們當人看呢
“祝橋你也是寒門出身,你曾經露出過這樣的眼神嗎”
祝橋“下官未曾見過大人這樣的官。”他那會兒挺憤世嫉俗的。所以一心給自己找了個靠山。
“云長玉,你呢,可有人曾經這么看你”
云長玉眼神閃爍,“我未曾注意過。”他以前哪里有時間去關心這些下民他可是世家出身,生來就是要干大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