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好不好,光聽一節課就能知道了。
在這之前,他們可沒有見過能將經書講的這樣通透的老師。連來祿也覺得這老師比青云書院的老師好。
他和謝來商量,不想在書院里上課了。
“每天晚間要學習,我白日里必定還要忙別的。留在青云書院也不合適。”
主要是來祿也知道了青云書院發生的事情了。他現在對青云書院沒有了往常的向往。
出了一敗類,那些人竟然不反思。還要害來兒。
若不是來兒背靠皇帝,還有青云書院的徐大儒是個正直無私的人,只怕來兒都要兇多吉少。
謝來也支持來祿的做法,“只是日后,你進了朝堂,少不得要被青云書院的人看不慣。”
中途離開書院,最是得罪人了。
來祿笑道,“看不慣就看不慣,我以后難道還不和你來往我和你是兄弟,注定了要得罪他們。”
謝來道,“那我支持二哥。在青云書院,就會打上書院的烙印。對你日后發展有利有弊,如今因為我的關系,只怕弊大于利。離開也好。”
這事兒就這么定了下來。
來祿感慨道,“來兒如今都已經是一府父母官了,我也要努力追趕了。”
又問道,“對了,杏花何時回來葉姨娘每日里惦記著呢。”
謝來笑道,“杏花姐暫時不準備回去了。要在這邊辦商鋪。此事我會寫信稟明家里。到時候也要靠二哥你傳信了。”
來祿道,“這個倒是方便。”
學堂安排好,謝來心里卻還惦記著東州的發展。
如今靠著學堂的學員,以及本地同志會,謝來對東州的形式倒是很了解。
東州并不如現在表面上的平靜。問題還是很多。
之前只是欽差,自然顧不上,也不用去顧忌。那些人以為謝來過不了多久就會走,自然也愿意忍著。但是如今謝來留下。也表露出了不愿意同流合污的想法,所以暗地里也開始暗流洶涌起來。
就謝來所知,好幾家大戶已經想要暗地里搞亂子。他們做的無非就是擾亂當地市場的做法。
而一些官吏也不想屈服于謝來,準備搞架空的那一套。讓謝來政令不出知府衙門。
如此一來,謝來在這里就干不了活。
謝來也不著急解決民生問題。如今還在賑災,也不適合搞大動作去搞民生。
反而有一樣要先把握在手里,那就是當地的武力。
所謂槍桿子里出政權,當初那群護衛已經回朝了。謝來如果自己手里沒有足夠的武力值,可再不能指揮人去抄家了。
一個調動不了人的知府,誰有把他放在眼里
他和自己三個師爺商量著,要訓練新的府兵。每個州府雖然不能私自設立軍隊,但是府兵是有的,用于各地的剿匪,以及維護當地的政治穩定。一旦前線有戰事,還能隨時的就去前線打仗。
劉連青道,“用什么名目如今府兵名額已經滿了,”
謝來問道,“果真已經滿了吃空餉的不少吧。”
謝來笑著將一本名冊扔了出來,“在職的滿員,但是實際上,只有三百人。還有七百人在哪里去了難不成他們還有什么秘密軍營”
陳同知走的時候,完完全全的給謝來交了底了。把東州府的這些問題都交代清楚了,連自己搜集多年的證據都交給謝來了。
“打量著本官不懂這些呢,連遮掩都不做了。昨日我去看了一下兵營,里面空蕩蕩的。府兵吃住都很差。估摸著還不如牢里的犯人。難怪當初咱們帶的兩百護衛就能橫掃這東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