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看,要是在這里修建一個岸口,在下面幾個縣也修小碼頭,互相連通,最后直達咱們府城,這是不是極好的商道水路少盜匪,且速度快。運輸也多。這樣一來,我們當地的民生物資就能獲得補充。”
說著謝來又嘆氣,“就算洪水退去了,很多地方的土地短時間之內也不適宜再種莊稼。這些無法種植土地的人該怎么辦還是要發展商業,開放碼頭。給更多人就業的機會。”
“另外,我還打算引進一些養殖業。以官府的名義雇傭他們養羊,養牛。牛羊糞便用來做農家肥。養那些被洪水浸泡過的土地。也勉強能讓他們度日了。等那些地力恢復之后,這些養殖業還可以作為他們的副業存在。”
三人聽著面面相覷。
“大人,這養殖怎么養啊”
謝來笑道,“所以到時候要尋一養殖官,為農人傳播技術。至于技術,本官來解決。”
他那圖書館里面就有。
就在三人松口氣的時候,謝來道,“不過現在這都是小事,現在最主要的是一件事情。”
三人看著他。
“防止土地兼并。”謝來滿臉正色道。
“水退了,土地不能種,農民要活命怎么辦”
當然是將土地賤賣給當地有余糧的大地主。
之所以這么快意識到這一點,就是因為當初謝家也是因為大旱,買了很多很多的土地。
杏花昨日都在他面前說了一下,說要不要收一些土地。
劉連青他們有些不能理解謝來的想法。在他們看來,這也是百姓們自救的一種方式。
自古以來都是這樣干的。官府也是支持的。
因為這樣一來,官府的壓力也小了很多。
有地的農民雖然成了佃戶,但是至少活命了,比死了強。
謝來看他們這樣兒,就知道他們心里想什么了。
社會如此。
謝來也不和他們講道理了。
只講如此以來,對他們日后治理東州府有多大的麻煩。
如果土地都到了士紳的手里,當地士紳又多是免稅的讀書人,這樣一來,稅收到哪里去了
“難道要一直抄家”
謝來問道。
“而且若是農民都成了佃戶,日后本官有何想法,豈不是還得那些地主士紳同意了,本官才能施政”
祝橋貧苦出身,立馬就問,“大人可有何高見”
謝來道,“本官準備學那些地主大戶,收百姓的田地。不過不是買,而是抵押。等日后他們有了銀子,分期還款,將土地再贖回去。”
“銀錢從何處來”云長玉問道。
謝來沒回答,只是笑著看他們,“你們難道就不說說主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