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前進估摸著府衙有錢了,就找上門來了。
他都準備好哭哭啼啼苦求這位為國為民的謝大人一定要修水壩了。結果還沒發揮呢,謝大人就咬牙切齒,大手一揮,“修”
李前進問道,“真修”
“必須修”
水壩肯定是要修的。再窮也要修。
謝來知道,在這個社會制度下,自己哪怕搞再多民生政策都不好使。而且來一個新知府,就能把自己這一切否定。
唯有設施設備,才能長久的造福百姓。
修碼頭,修路,修水壩,都是這個目的。
以后就算自己走了,這些也會給當地百姓造福,讓他們以后能生活得更好。所以只能咬著牙省錢,邊修邊賺銀子。
好在如今的煤礦已經子啊煤炭和碳爐子的推廣下,每日里源源不斷地都有進賬,這倒是緩解了謝來的財政緊張問題。
知府衙門一紙詔令下去,很快得到百姓們的響應。
這么多年來,祖祖輩輩的生活在此地,每隔一些年就要遭受一次水災。當地百姓也是苦不堪言。
“大人真是好大人,愿意花銀子為咱們修水壩。”
“這么些年,哪個大人舍得花銀子為咱們”
百姓們紛紛讓自家做工的兒子一定要努力干,這不是為大人干的,這是為自個兒干的。以后水壩修好了,這是給咱們子子孫孫得好處的事兒。
往年這都是要征徭役,自帶干糧干的,現在大人還給吃的,給工錢。這是知道百姓受災后的苦,補貼大家呢。
這一點,謝來表示自己真沒想那么多,他只是習慣了請人干活要給錢。不給錢讓人白干的事兒,他覺得太虧心了。
府衙不斷地請人干活,以及煤場的修建,倒是也給東州府的農業帶來一定的影響的。
原先百姓們只能靠著農業存活,所以只能去租種地主家的田地才能存活。哪怕因為荒年,朝廷免了賦稅的,地主老爺也是不免的。
如今府衙這邊一直招人,而且包吃,還給工錢。碼頭那邊也從外面一直運輸糧食進來,大家有了銀子可以買點粗糧過日子。倒是比去給地主家里干活還要賺得多。
如此一來,地主家這田地倒是不好租種了。
倒是有一些閑在家里,沒能去干活的人愿意租種,但是也有了和地主們講價的局面了。
不降地租那行啊,咱不種了,咱去給衙門打工去。
去煤場挖煤都比種地賺得多。地主們沒了辦法,還真的就不得不降低租子了。
這個影響倒是謝來沒預料到的,等他聽人念叨這個事兒之后,也忍不住笑。
“農乃國本,可惜一直沒人善待農人。他們支撐著這個國家的根基,卻受到最大的欺壓。”
祝橋擔心道,“大人,下官就擔心,以后農人們就只想著打工,不想種地了。到時候都不種地,這樣就會出亂子的。”
如今士農工商,就是因為的怕農人都去做生意賺銀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