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公主遇到事兒要解決,自然豁得出去。
等事情解決之后又后悔怎么辦
且她也說了實話,公主確實比自己要更了解皇帝陛下的性子。
自己亂出主意,還不如公主自己琢磨。
襄陽公主并沒有琢磨出什么名堂來,倒是敏悅心里有了想法。
等杏花離開之后,她就給公主講了太后割肉的故事。
人在生病的時候總是最脆弱的時候。
皇帝當了幾十年的天子,早已心硬如鐵。
襄陽公主太了解他的父皇什么性子了。
連帶著被她教導隊敏悅也了解皇帝。
“我也愿意給外祖父割肉。”
別說割肉了,就是砍了她的胳膊,也比去和親強。
襄陽公主道,“他那樣的人,哪里配吃你的血肉。再說了,你到底隔著一層,不如我有效果。”
敏悅反對道,“娘,如何能讓您為了孩兒受苦。我自愿的。”
“不只是為了你,也是為了我自己。而且如此方能事半功倍。他不會相信隔著一輩的你真心待他的。你放心,再多的苦我都吃得下,更何況就這點”
自從蠻族提出和親,老皇帝翹首以盼。
就等著這事情辦好之后,又能換來幾年的和平。他也好料理朝堂上的事情。
只是他身體日漸消瘦。每日里咳嗦得睡不安穩了。
太醫院這邊改了幾次方子,都沒什么效果。
他每天脾氣越來越差,整日里對身邊的人發脾氣。
襄陽公主來看他的時候,他心里還不開心,不愿意見。
“肯定是為了和親的事情。都不知道為朕分憂。”
他不大想見,但是想到如果真的要送敏悅和親。到時候敏悅若是帶著怨言,只怕要影響兩國的關系。于是只能無奈的讓襄陽公主見面。
襄陽公主見面,決口未提和親的事情,而是將一碗湯藥送上。
“這是兒臣特意尋的老方子,對父皇的身體有好處的。”
老皇帝看了眼湯藥,卻不愿意喝。
他從不喝不信任的東西。
見皇帝不喝,襄陽公主哭了起來。
“你這又是做何姿態”皇帝不悅道。
“兒臣只是擔心您的龍體。兒臣沒了丈夫,如今能依靠的只有父皇。只希望父皇身體康健。”
老皇帝問道,“你是為了和親的事情來的吧。”
他不信兒女們會真的擔心他。這些人來接近他,必定都是有所目的。
襄陽公主擦著眼淚,“兒臣心里是擔心這事兒,但是兒臣也清楚,皇命不可違。就如同當年一般,只要父皇用得上,兒臣便拼著命的去了。但是兒臣始終相信,父皇只要在一日,就會將兒臣接回來的。兒臣也終于等到了那一天。如今敏悅可能也要經歷兒臣所經歷的事情,兒臣便更擔心父皇龍體,唯愿父皇千秋萬載,才能有將敏悅接回來的一天。其他的兄弟們,到底是隔著一層的。”
這半真半假,卻也很現實的話,倒是也讓老皇帝動容幾分。
先前的懷疑也去幾分。
和其他的孩子們比起來。襄陽確實是最無害的。
她沒有夫家,名聲也已經沒了。唯一能依靠的便是公主這層身份。
不過要是自己走了,襄陽日子也會更加艱難。
因此,他也給了這女兒幾分面子,讓身邊的大太監試了毒,看了里面食材是否有沖突。確保無誤之后,才嘗了兩口。
“你素來乖巧,如今看著也有孝心。你放心,若是真讓敏悅去。朕必定要給她尊榮的。陪嫁和儀仗都堪比公主。”
襄陽公主內心滴血,臉上還滿臉感激和受寵若驚。
等襄陽公主離去之后,皇帝喃喃自語,“你說,果真會有人不愛自己的孩子嗎”
老太監心想,您不就是嗎,,